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
以督促巡察整改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高效规范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打出组合拳,督促被监督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多措并举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能力,着力优化我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
紧盯上级部署促整改。通过压实责任,督促推动落实中央“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要求。大力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有关事项的通知》,加大与省内外城市交易平台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频次,修订招标文件范本,全面推行电子保函的使用,引入10家银行、保险、担?;谷胱そ鹑诜衿教?,开发线上电子投标保函、工程质量保函、履约保函等多个系统,工程保函代替现金形式保证金占比达80%以上,履约保证金替代率达95%以上。同时,创新企业投标、履约保证金“守信减免”政策,惠及企业400多家。
紧盯服务增效促整改。通过建立责任清单,督促推动实行重点项目包保制,落实“四个优先”,加速重点项目尽快落地。完善重大项目招投标“绿色通道”,推行公共资源交易告知承诺制,健全重大项目招投标容缺受理机制,调整建设工程进场交易资料目录,精简审查审批事项,建立开展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合同在线签订,全面提升项目进场交易效率,2022年全市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项目场内流转周期压缩超10天。
紧盯规范管理促整改。通过现场检查,督促推动加强招投标关键环节有效监管。完善专家抽取工作,在专家抽取系统内嵌《公共资源交易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文件。更换手机检测门,设置“评标专家专用电梯”,直达评标区,实现“无接触”。推行智能见证,开发上线“智能电子见证系统”,形成入场交易见证书,确保交易过程透明公开;打通与省发改委专家库系统、市场主体库系统的接口通道,自动鉴别评标专家、代理机构、业主代表身份,建立评标区行动轨迹数据。
紧盯不正当竞争促整改。通过跟进督查,加大对招投标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制定出台《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修订《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认定标准》,对投标企业不正当参与市场竞争行为量化记分、公开披露;会同市公安部门建立打击招投标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联防联动机制,强化联动执法、协作办案。2022年共移交3条涉嫌串通投标项目案件线索,查处违法违规行政案件6件,行政处罚42.6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6.74万元。(朱善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