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马丽娅、通讯员王晶、王浩报道:4月19日晚,漫步于崇阳城区东门后街,一盏盏路灯将原本漆黑的路照得亮堂堂。巷道的空地上,人们三五成群,沉浸在各自喜欢的一方天地里,有跳现代舞的、有跳健身操的、还有跳交谊舞的……
与城区主干道近在咫尺,却成了“灯下黑”,这是崇阳东门后街片区过去几十年的窘况。这一片区都是典型的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由于年久失修、线路改变等原因,导致大部分小区路灯无法正常照明。夜晚来临,居民只能摸黑走路,不仅影响出行,还存在安全隐患。
2019年以来,崇阳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切实解决民生难点、痛点问题。东门后街片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后,变化翻天覆地:拆除违章建筑,拓宽刷黑路面,实施雨污分流,接入天然气管道,改造围墙,实行弱电入地、垃圾分类,还安装了新路灯,连一些黑暗了许久的楼层灯也亮了起来……
很多原本搬走的居民,看到改造一新的小区后又搬了回来。58岁的苏大鸣家就是其中之一。“出门就是几十年的老街坊,茶余饭后聚在一起唠家常,还是住在老宅心里舒坦!”苏大鸣说。
老旧小区改一改,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自2019年来,崇阳县共申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7个,涉及88个小区。
“我们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改造前充分听取民意,改造中发动群众参与,改造后效果由群众评价,有效破解了项目推进难、居民参与难、资金筹措难、后续管理难五大难题?!背缪粝刈》勘U习煜喙馗涸鹑私樯堋?/p>
在改造过程中,他们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引导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根据群众需求,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能改尽改”原则,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列好改造清单,增设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将居民的“急难愁盼”优先纳入改造清单中。
工程完工时,先由辖区街道办组织居民对改造工程进行满意度调查,再由县主管部门组织街道、社区、居民代表、设计施工人员、工程监理等共同进行工程验收。
小区基础设施和功能得到完善,环境得到美化,住宅品质和价值明显提升,老房子“改”出了新生活,居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