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张翔在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座谈会上发言?;嵛褡椤」┩?/p>
长江网讯(记者包孟) “海绵城市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构建健康城市水循环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月26日,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张翔在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座谈会上表示。
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15年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长江?;しā贰豆赜诩忧砍鞘心诶灾卫淼氖凳┮饧贰豆赜诳瓜低郴蛲平C喑鞘薪ㄉ枋痉豆ぷ鞯耐ㄖ返确煞ü婕罢呶募?,启动了两批共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张翔说,国家“十四五”开展了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工作。2021年首批20座城市入选,2022年5月有25个城市入选,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战略性的发展机遇。
4月26日,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座谈会在武汉市洪山宾馆举行?;嵛褡楣┩?/p>
“目前,海绵城市建设面临不少挑战?!闭畔柚赋觯鼻?,海绵城市的理念尚未普及,对海绵城市的理解还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等现象,对海绵城市缺乏科学的认识;海绵城市的核心是水,强调采用基于自然的绿色基础设施,例如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海绵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施工与运维管理过程中仍面临科学技术、规范标准、人才、制度与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海绵城市产业链跨度大,涉及海绵设施材料生产、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海绵城市建设培训、施工、运维管理等,推动海绵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围绕如何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张翔提出: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采用“绿-灰-蓝” 措施结合的方法,构建“源头-过程-末端”治理体系,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涉及规划、给水排水、园林、城市建设、水利、生态环境等多个行业和专业,需要多个主管部门协调配合;海绵城市与建筑学、水利工程、市政工程、风景园林、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众多学科紧密相关,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加强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同时加强培训,提高海绵城市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深入分析海绵城市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加快完善海绵城市产业链。
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座谈会由湖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生态?;ち斓夹∽榘旃抑傅?、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