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5日从市税务局获悉,一季度宜昌市税收收入完成131.4亿元,同比增长1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3%,税收收入规模跃居全省第二、增幅全省市州城市第三。地方级税收收入刷新历史纪录,完成68.1亿元,同比增长2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增幅全省市州城市第一。
一季度,税务部门以建筑业、成品油风险应对为抓手,着力破解部分地区收入困难局面。召开2023年度全市建筑业专项风险核查工作推进会,组织对全市近三年未被抽查的规模以上建筑安装企业实施抽查,并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建筑业税收管理手册》,不断强化建筑业税收征管。一季度全市建筑业实现税收14.3亿元,同比增长41.3%,增收4.2亿元。同时升级成品油综合监管“云油控”项目,将“水上加油站”等纳入监控范围,做到监督管理无死角,一季度全市“云油控”民营加油站实现税收同比增长18.7%。
同时,花大力气破解投资融资平台涉税风险高的税收管理难题,制定方案对市、县两级投资融资平台的税收风险问题开展专项应对。据统计一季度通过对全市各地投资融资平台的专案评估,入库税款1.2亿元,并跟进出台了《平台公司评估工作指引》,不断规范对投资融资平台的税收管理。始终紧盯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到期入库节点,每周两次开展全市缓缴到期入库情况通报,对未及时入库的税款开展催缴,确保到期税款颗粒归仓。一季度全市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到期入库6.1亿元,占应入库总规模的97.7%。在风险应对方面,一季度共下发各类任务1334户次,完成1098户次,发现问题942户次,风险命中率86%。查补税款7.4亿元,入库税款及滞纳金5.6亿元,全力堵漏增收,有效提升收入质量。
税务部门还精心组织开展重点时间节点税源调查,着力加强支柱行业、重点企业等主体税源的跟踪管理。一季度,全市传统税源实现税收稳步增长,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工行业、批发零售业分别同比增长69.1%、70.4%、8.9%,合计实现税收30.1亿元,同比增收7.5亿元。深入推进绿色产业和科创企业培育壮大工程,紧紧围绕重点项目,打造以“金种子”税费服务团队为代表的税收政策“专家团队”,为新能源等新兴市场主体提供个性化的税费服务,既保障政策精准“滴灌”,也同步规划新的税收增长点。一季度全市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新兴行业分别同比增长97.4%、249.3%、235.8%、443.5%,合计实现税收3.9亿元,同比增收2.7亿元。(记者陈曦、通讯员刁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