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3日讯 5月23日下午,长江日报创刊74周年读者节活动走进江汉区民权街道打铜社区。打铜社区副书记桂丹丹向记者讲述社区的百年历史与文化传承。
长江日报记者与鱼门拳工作室合影留念。见习记者陈晗朵 摄
一个多世纪以前,打铜街是汉口铜器诞生地,曾经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金牌奖。
今天,一名憨态可掬的“铜小匠”玩偶出现在镜头前,这是将铜锣形象和打铜社区青砖石墙元素相结合IP。
“铜小匠”祝长江日报生日快乐。记者詹松 摄
记者跟随桂丹丹来到打铜匠人胡家全的铺子前。
“小锤子、小火车轮子……这些工具用了一百多年了?!焙胰缸抛约旱拇蛲ぞ呷缡艺?,“我的祖辈世代打铜,到我这都已经是第六代传人了,这些都是我的祖辈传承下来的?!?/p>
胡家全正在讲解自己的作品。见习记者陈晗朵 摄
“过早”是武汉独特的地域文化,每天早上都有无数食客慕名而来。“这次来武汉旅游就是想好好体验武汉的美食,听说这里的蔡林记是武汉唯一一家门口有铜像的门店,所以特意过来打卡?!敝辈ス讨信加隽轿蛔ǔ汤次浜郝糜蔚拇笱?,他们热情点赞了武汉的美食。
除了特有的打铜文化和过早文化,桂丹丹介绍,2013年打铜社区作为惠民工程还专门成立了鱼门拳工作室,为鱼门拳的宣传展示搭建了交流平台。传承人胡征国教授社区居民练习鱼门拳,在2015年获得“武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称号。
胡征国现场教授鱼门拳,市民和主播认真学习。见习记者陈晗朵 摄
打铜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社区治理,致力于“五社联动”治理体系的探索实践,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社区工作者、动员居民参与社区基层治理。桂丹丹表示,通过文化传承、文化建设,真正做到社区靠居民,和居民一起打造丰富文化活动。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陈晗朵 记者吴晓琳 熊诗琪 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