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肿瘤医生有什么不同?
在肿瘤科工作,医生会不会容易感觉压抑?
遇到不被理解,医生会怎么办?
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
新华访谈专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刘卫平
分享他在肿瘤科当医生的故事
由“童年崇拜”到“职业热爱”
“本科毕业后就走上临床岗位,到现在有22年”
谈起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原因
刘卫平说
“小时候得病,经常接触医生和护士,
就对医生这个行业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和崇拜”
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
毅然选择了医学专业
但当他走上医生工作岗位后
刘卫平发现“自己对这个行业还是很热爱的”
淋巴肿瘤并非刘卫平所学专业
“我学的是感染性疾病”
至于为何选择来当肿瘤医生
刘卫平表示
“肿瘤病人在化疗后会合并感染,
而肿瘤专业的医生并不是特别擅长治疗感染。
我希望将两个学科结合起来,
给病人创造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条件”
面对淋巴瘤无需谈“瘤”色变
“淋巴瘤是肿瘤中比较小众的,
它的发病率为5/10万,
也就是说两万人有一人可能患上淋巴肿瘤”
刘卫平也表示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淋巴瘤的发病率也在增加
针对“淋巴瘤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的说法
刘卫平不认同
他希望大家不要谈“瘤”色变
“淋巴瘤大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可以治愈”
如何预防淋巴瘤
刘卫平建议
第一,及时清除掉感染
第二,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要做好防护
第三,主动调节工作和生活压力
当肿瘤医生有什么不同?
“人生四件事,生、老、病、死,
除了‘生’,后面的三件事在我们这是‘??汀?/p>
与其他科室的医生相比
刘卫平认为
“在肿瘤医院当医生压力会比较大”
“不管是从医疗上,还是从心里安慰上,
肿瘤医生需要去做更多的工作”
虽然淋巴肿瘤的治愈率比较高
但总会遇到治不好的病人
总会遇到患者和家属的不理解
刘卫平表示
“医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总有其边界”
医生一方面
要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关怀
“让他们感觉到医学不是冰冷的,
医学是有温度的”
策划:李晓云李由
编导:于子茹戴丽婷(实习)
剪辑:许艺林朱旭彤韩磊
拍摄:李何铭彭雨荷陈琳高民辉赵鹏赵祎鑫
设计:胡傲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