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郑晶晶丁汀
通讯员 付宏宇 李韵熙 蒋楚剑 李贤 张梦石 谯玲玲
医生,是一个怎样的职业?是学海无涯的伏案苦读,是深耕专业的日积月累,是第一次接诊患者时的忐忑不安,是突破难关后的喜悦和幸?!?/p>
今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新闻记者日前采访了3位年过九旬的老专家,听他们讲“医”路心声、从医路上难忘的医患故事等。这些老专家的故事,照亮了患者的人生,也照亮了后来者的路。
“做个好医生,要千方百计地为患者着想”
97岁的吴在德,是原同济医科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国肝胆胰外科“突出贡献金质奖章”的获得者。
8月7日,吴在德教授在位于汉口的家中,对记者谈起自己的“医”路心声时说道:“医生就是要为患者解决问题,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并且服务态度要好,这样患者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
自1955年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留在同济医院普外科工作,吴在德从医六十载,不论岗位和职位如何变化,始终怀有一颗医家的仁者之心。
1967年,他在蕲春巡回医疗时,一位住在山顶上的村民因脾肿大无法下山医治,吴在德和一名麻醉师、一名护士就挑着医疗器械向大山进发。山路崎岖,深一脚浅一脚,村民看到“医从天降”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到达山顶,他们在村民堂屋里牵上塑料布,清洁消毒后即行手术,好不容易完成手术,谁料又传来消息:山下有村民肠梗阻急需救治。没有丝毫犹豫,吴在德和同事又背起手术器械摸黑下山,在两盏煤油灯下进行紧急手术,患者得以转危为安。想不到的是,水库对岸公社又有急诊任务,可晚上没有船,只好翻山越岭赶去……
外科医生,在工作中常要面对风险,吴在德总是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提倡“三思”:“开刀以前要慎思,做得再好,再有经验也要慎思,可能碰到什么问题都要想得很透;开完刀以后,再顺利平安也要反思,自己有哪个地方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患者治好出院以后,还要换位思考,假设你是患者,你该怎么做?!?/p>
吴在德在教年轻医生时,特别注重言传身教。天冷时用热毛巾将手焐热,再去为患者做检查;给患者换药时能用一块纱布的,坚决不用两块;带年轻医生一起做手术时,他不仅会传授成功的经验,也会将自己吃过亏的地方指给学生看,教他们“避坑”……在言传身教中,不仅将精湛的技术,也将优良的医德医风,代代相传。
吴在德还历任同济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常委、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医学会会长等职。从医以来,他在肠粘连、激光手术器、门静脉高压外科治疗、肝移植等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上成果斐然、载誉颇丰,在科学的高峰上不懈攀登,“我常对年轻医生说,医生做科研,不是为名利,主要是为了解决医疗问题,最终还是要为患者服务?!?/p>
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吴在德教授也为年轻医生送上寄语:“做个好医生,要千方百计地为患者着想。不管是做临床工作也好,做科研工作也好,这个总的目标不能丢。”
“手术成功,患者满意,是我最开心的事”
90岁的李金荣,是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口腔医学院的李金荣,回国后被分配到湖北医学院参与口腔医院的筹建,长期担任口腔颌面外科学科带头人。
8月8日,新闻记者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见到了这位慈祥的老专家。谈起从医生涯中最开心的事,她说,当自己成功做了具有创新性的手术,患者满意,自己也满意时,是最开心的时光。
1960年,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开创了中南地区第一个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李金荣开始主持口腔颌面外科的整形相关工作。刚开科不久,李金荣便参与救治了一名因火灾造成大面积烧伤的女工,该名女工被送到医院的时候,全脸烧伤几乎面目全非。这样的患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植皮难度非常大,但李金荣没有选择放弃,精心为患者设计了植皮方案。术中,她使用鼓式取皮机从腹部和大腿内侧取皮,分别取了4个10厘米×20厘米的皮瓣,并将皮瓣移植到头面部,修复了头面部缺损。
1985年,李金荣在参加援助阿尔及利亚医疗队期间,曾为一位被驴咬掉鼻子的姑娘菲露兹实施了全非洲第一例全鼻再造手术。两岁时,菲露兹被驴咬掉了鼻子,“没有鼻子的姑娘”不愿和小朋友玩耍,也总是低着头,害怕别人看到她的脸。李金荣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这个小姑娘“找回鼻子”。不损伤菲露兹的容貌,李金荣变传统的“取前额皮瓣”为“取上臂内侧组织”用以修复鼻子,在3个月的时间里先后进行5次手术,最终取得成功??蹈春蟮姆坡蹲燃ざ卦谠呵锱芾磁苋ィё爬罱鹑僦焙埃骸爸泄杪?,谢谢您!”时隔38载,2023年12月,菲露兹跨越山海,专程来看望她,与她重聚,一声“中国妈妈”,是绵延38载的医患情深。
采访当天,谈起菲露兹,李金荣仍难掩心中的激动,她对记者说道:“去年菲露兹跨越千山万水,专程到武汉来看望我时跟我说,要是没有我给她做的全鼻再造手术,她今天的生活将是生不如死的。这令我非常感动,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医生,最快乐和最有成就感的时候?!?/p>
谈到自己心中对于好医生的标准,她说:“总的来说,我认为一个好医生就是要有高尚的医德和医风,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患者中有很好的口碑?!痹诖右?0载的道路上,她也是如此践行的。
“医生要活到老学到老,为患者解除疾苦”
90岁的张锦章,是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教授、主任医师。1955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医疗专业的他,从事皮肤性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半个多世纪。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皮肤科疑难病有独到见解。
张锦章曾担任该院皮肤科主任,他在全国知名皮肤病专家、该院皮肤科奠基人之一孙曾拯老主任的支持下,建立了该院皮肤科病理实验室,他说:“皮肤病理对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比如皮肤肿瘤方面,如果没有皮肤病理的检查,很难弄清它到底是哪一种类型,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这些都与皮肤病的治疗方式息息相关?!?/p>
说起从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张锦章坦言,是20世纪80年代,自己参加援外医疗队,到阿尔及利亚为当地老百姓治病的经历。在援助阿尔及利亚期间,一位法国女性患者因为皮肤痒来就医,原来,她患上慢性荨麻疹,深受困扰。张锦章为她仔细检查后,给予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指导,并让该患者尽可能规避可能引起复发的因素,一段时间后,该患者的病情大大好转,对张锦章十分感激。后来,张锦章回国后,该患者还曾特地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看望他,并对他的帮助表示感谢。
“医”路走来,什么最令他开心?张锦章说,自己最开心的,莫过于看到患者康复后的笑容。很多患者经他治疗康复后,都说要给他送锦旗,他总是笑着说:“最好的锦旗就是你的康复,这比任何锦旗都更加珍贵?!?/p>
说起如何做一名好医生,他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医技精、勤学习、勤思考、勤积累、善总结、抓重点、抓疑难。
他鼓励学生既要踏实做好临床工作,又要勇于探索科研的未知领域,不断学习。“临床是最基本的,因为如果你不看病、不和患者接触和交流,对患者的病情就无法认真全面地了解,就不一定能够马上得出正确的诊断?!碧钙鹆俅埠涂蒲械墓叵?,他说:“如果只有临床没有科研,那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只有科研,没有临床,那就像空中楼阁?!?/p>
8月19日中国医师节当天,他鼓励年轻医生要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他也强调,医生是终身学习的职业:“作为一名医生,最基本的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能够为患者解除疾苦,就是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