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教师节特写:医者仁心,代代相承
2024-09-10 20:3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9月10日电(张煜欢)“没有人天生知道怎么做个好医生。有一位好老师,才能把仁心仁术传承下去,才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好医生?!?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聊起“老师”这个话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感染病科终身教授盛吉芳发出如是感慨。

一副身板扛起临床、教学和科研,默默奉献培育医学人才——好医生、好老师,究竟是什么模样?

“喂,马老师,午觉睡醒了吧?最近身体好吗?师母身体也好的吧?”一天下午,在感染病科病房,盛吉芳刚刚指导年轻医生梳理完病情,一得空便给她的博士导师马亦林教授打去电话。

马亦林,浙大一院终身教授。1951年自浙江医学院毕业后,志愿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曾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全国常务委员,浙江省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主任委员等专业职务。曾获浙江省医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终身贡献奖、浙江省首届“医师终身荣誉”称号。

“马老师今年96岁高龄了,还在做科研、发论文。一年发出的两三篇论文,都是他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进电脑里的?!彼灯鹇硪嗔种两褡巫尾痪胙靶率挛铮硇钠嗽谝窖?,如今已是终身教授的盛吉芳仍佩服不已,“他是经过战争考验的传染病学科带头人,值得代代感染病科人学习?!?br>

在盛吉芳眼中,马亦林就是本“百科全书”?!安榉拷萄?,不管我们问什么,他都知道。”盛吉芳说,马老师在临床工作与教学工作中非常严谨、认真、严肃。这股子劲她都看在眼里,牢记在心,也播种在了她日后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中。

如今,只要有新病人住进医院,不论时间多晚,盛吉芳都会去病房看一下。哪怕周末休息,盛吉芳也会跑到医院查房?!罢庑┒曰颊吒涸鸬南肮?,我们都是从马老师那里传承下来的?!笔⒓妓?。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阮冰也是马亦林的博士生?;匾淦鹇砝鲜Φ氖诳?,阮冰印象最深的是那句:“你们听懂了吗?”如果有同学表示没懂,马老师会认认真真再讲一道。

“水猩花莫悲伤”——这句马亦林课堂上的传染病诊断口诀,三十多年后,盛吉芳与阮冰仍张口就来。如今,坐在感染病科示教室的年轻医生们也能脱口而出这句口诀。这是几代医学人传唱的“童谣”,也是“马门”桃李之间的暗号。

“马老师在生活上给我们这些学生很多帮助?!笔⒓嫉暮⒆右凰甓嗍?,全家人的粮票在家被小偷洗劫一空,马老师得知后,想办法帮她匀了几张粮票救急?!昂罄次也胖溃涫德砝鲜σ患业笔币埠芾??!笔⒓妓?。

艰难岁月中的一箪食、一瓢饮,价逾金玉,让盛吉芳感念了一辈子。前些日子,得知师母身子有恙,年逾花甲的盛吉芳帮忙送医照料,事事亲力亲为,一如当年为学生们忙前忙后的马老师和师母。

“马老师对学生如同家人,经常一起聊理想、聊人生?!比畋?,他到浙大一院上班的第一天,马老师就握着他的手,一一把他介绍给科室的其他同事,包括工友。那只手的温度,他至今记得。

“还有很多前辈老师们对我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学会怎么做个好医生。”盛吉芳说。

这是一位医学老师的故事,也是所有老师的故事。

这故事像极了一个“圆”——一个医学生遇到过好的医学老师,被好的医学教育滋养过,最终自己也成了一名好的医生以及医学老师。

据统计,200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共入学63名医学研究生。20年后的今天,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迎来了350名医学研究生。近6倍的增长背后,是一代代医学老师的薪火相传,更是一个个“圆”的无限传承。

医学教育,一手托举着民族强健、百姓康泰的梦想,一手紧握着人才兴国、教育强国的火把。在医学生们看来,践行老师一生挚爱的事业,为百姓的健康福祉而奋斗终身——就是学生对老师最好的致敬。(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