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已过,暑热尚存,这几天秋老虎反扑,杭州晴热依旧,然而高温不仅会把人热坏,还很有可能把人体内蓄谋已久的“炸弹”引爆。
79岁的吕奶奶最近总感觉下腹部疼痛不适,有时还伴随着腰部酸痛。起初她不以为然,认为只是人上了年纪胃肠老化了,估计是吃坏了肚子,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腹部和腰部的疼痛丝毫没有缓解,晚上更是好几次被腹部传来的疼痛惊醒。更糟糕的是,这几天的高温伴随着疼痛,总让她有种心慌的感觉,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
家里人见状实在放心不下,好说歹说,总算把吕奶奶送到杭州市中医院普外科就诊,通过周密检查,“罪魁祸首”终于浮出水面——原来吕奶奶体内的腹主动脉下段有一个巨大的瘤体,瘤体不断压迫周围的器官及身体组织,导致了腰、腹部疼痛。
更可怕的是,连日的高温让吕奶奶血压波动大,这颗巨大的腹主动脉瘤处于破裂边缘,随时都有可能引爆导致大出血,甚至可能威胁生命!
“破裂了就会死?医生,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个瘤子取出来???”看着报告,吕奶奶一下子懵了,原以为只是肚子痛,没想到查出来一个要命的大隐患。
针对吕奶奶的情况,普外科周黎明副主任医师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对患者的腹主动脉及分支进行了影像学三维重建,并量身定制了专属的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最终通过手术“精准排雷”,将这个“潜伏”多年,随时准备引爆的威胁解除了。
“还好来得及时?!碧稍诓〈采系穆滥棠绦挠杏嗉碌厮担敖窈笥猩硖逄弁丛僖膊桓野咀帕??!?/p>
偷偷“使坏”,出手即毙命
警惕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感染、遗传等因素导致腹主动脉壁薄弱,在高压动脉血流作用下发生局部直径扩大或鼓出形成的瘤样结构,腹主动脉瘤并不是肿瘤,而是肚子里有个椭圆形的不断扩张的血管包。
腹主动脉从心脏向下延伸,在人体内负责腹盆腔内脏器、腹壁及下肢的血液供应,一旦腹主动脉血管壁退化、变性发生瘤样扩张,高速、高压的动脉血再不断冲刷脆弱的瘤样扩张血管壁,随时可能发生动脉瘤破裂,引起患者腹腔内大出血,短短几分钟内失血可达到数千毫升,随即患者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即便送医开展救治也凶多吉少。
统计数据表明,有88%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在送医后2小时内死亡,其自然病程五年的存活率仅19.6%,所以腹主动脉瘤是一种极为凶险的血管疾病。
更糟糕的是,腹主动脉瘤在前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只要不压迫附近的器官或神经,患者是毫无察觉的,而当出现明显腹痛等症状时,体内的瘤体已经迅速增大并牵扯周围组织包膜,已经处于濒临破裂甚至已经破裂的状态了,所以腹主动脉瘤堪比“沉默的杀手”。
哪些人群要特别注意?
? 动脉硬化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可能因脂肪沉积、钙化等原因而变得僵硬,导致主动脉扩张,增加患病风险。
? 高血压人群:长期高血压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促使其变薄和扩张。
? 长期吸烟人群:吸烟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增加腹主动脉瘤风险。
? 家族病史: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生腹主动脉瘤的风险更高。
? 其他因素:临床数据统计表明腹主动脉瘤好发于老年男性,此外高龄、肥胖等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预防“炸弹”形成
“排雷”从细节入手
虽然腹主动脉瘤的某些风险因素无法改变(如年龄和家族史),但通过以下措施可以降低风险:
? 戒烟:停止吸烟可显著降低患病风险。
?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控制体重,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 定期锻炼:保持良好的体重和心血管健康。
? 定期体检: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筛查。
周黎明提醒:许多腹主动脉瘤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常常是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中意外发现的。当腹主动脉瘤增大或破裂时,可能会出现腹部或背部疼痛,能触摸到明显的腹部肿块,若出现突发的剧烈疼痛,伴随恶心、呕吐、出汗、晕厥休克就有可能是瘤体破裂了。老年人若在心前区、腰背部或腹部感觉到撕裂感、刀割感等剧烈疼痛,并伴血压异常升高等症状,不仅应考虑急性心梗,还应考虑隐藏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性。
腹主动脉瘤作为一种潜在的致命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了解其风险因素、症状及治疗选择,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减少发病率。
普通人群除了要重视体检之外,如果发生腹部、腰背部突然疼痛,疼痛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且不随着体位或者运动而改变,一定要马上就医,腹主动脉瘤发病凶险,时间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