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马遥遥
专家名片
姓名:刘勇
职务:武汉市中心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副主任,临床医学博士
擅长:胸部外科各类手术,特别是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有丰富经验,对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也具有独到见解。
门诊时间:周一、周五上午(杨春湖院区),周二、周四上午(南京路院区)
我国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癌症是什么?答案是肺癌,当前,肺癌已成为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第一大癌种”,然而一些人对肺癌防治仍停留在“谈癌色变”“不查则已,一查就是晚期”等认知误区中。
哪些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肺癌应该如何科学防治?9月4日,新闻特邀武汉市中心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刘勇做客“市民有约·楚天名医大讲堂”,为广大读者和网友进行讲解。
谈“结节”色变?这些人群应关注肺癌筛查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发现了肺结节,一些患者难免陷入焦虑和恐慌,担心肺结节会恶化成肺癌。
发现了肺结节就一定会患癌吗?刘勇介绍,肺结节是肺部出现的直径≤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阴影,通常在胸部CT扫描中被发现。临床上,直径5毫米及以下的结节被称为“微小结节”,5至10毫米的被称为“小结节”,这些微结节和小结节大多是良性的。而直径超过1厘米的结节,恶性几率会显著增加,需要引起关注。
对于首次发现的肺小结节患者,医生常建议3至6个月后复查比较,以便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及发展速度?!暗臀!钡姆涡〗峤诨颊?,医生往往建议定期进行CT检查,保持观察,有恶性倾向了再考虑是否需要干预或治疗;对于直径大于1厘的结节,特别是临床综合判断属于“高危”的肺小结节,临床通常会采取积极的诊疗方法。因为这样的“高?!苯峤诙喟氪τ诳芍斡刺?,短期的积极治疗有可能避免未来的长期医疗需求。
刘勇指出,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但仍有约10%的结节可能是肺癌。吸烟、长期暴露于有害物质或环境中,会明显增加肺癌的发生概率。而吸烟是“高危中的高?!保塘涑?0年的吸烟者应特别警惕,长期生活在二手烟环境中的人同样需要注意。早期肺癌往往并无症状,意外发现或体检发现居多。对于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肺癌高危人群,医生建议年度体检,通过低剂量薄层螺旋CT筛查肺癌。
“多兵种”联合作战,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希望
因大多数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一些患者查出肺癌时已到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这也是令不少人“谈癌色变”的原因。刘勇介绍,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新的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已成为临床抗肿瘤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给部分晚期肺癌患者带来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希望。
肺癌的靶向治疗是根据肺癌的驱动基因,进行针对性的“打靶”式治疗;肺癌的免疫治疗则利用自身的免疫细胞系统来杀伤癌细胞。目前,最常用的模式是传统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使更多的晚期肺癌患者获益,肿瘤降期,从不可手术的病例转化成可手术切除的病例。再结合外科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后,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59岁的袁先生(化姓)因咳嗽、声音嘶哑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就诊,经CT检查发现,袁先生的肺部存在3.8厘米×4.2厘米的肿块,穿刺活检诊断为肺的鳞癌,伴有明显纵隔淋巴结肿大,为肺癌局部晚期,没有手术机会。经过多学科讨论,治疗团队决定应用免疫治疗辅助放化疗的治疗方案,先将肿块缩小,使其符合手术指征。
经过两个疗程的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及辅助治疗,袁先生的肿块缩小至2.2厘米×1.5厘米,纵隔淋巴结明显缩小,达到了手术指征。随后,治疗团队为袁先生进行了胸腔镜辅助下左上肺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术后病理切片已经看不到存活的肿瘤细胞,提示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已经将肿瘤细胞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清除,临床上称之为完全病理缓解。目前,袁先生恢复情况良好,仍在接受免疫巩固治疗。
“无管化”胸腔镜切除术,最大化减少手术创伤
据了解,传统的肺部肿瘤手术通常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手术。气管插管操作可能会对声带和气管造成损伤和刺激,术后常出现声音嘶哑、咽喉肿痛、慢性咳嗽甚至其他严重并发症,进而延长患者恢复时间。刘勇介绍,如今科室联合麻醉科开展的“无管化”胸腔镜手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颊呤踔形扌杵懿骞?,不用留置尿管,术后也不需留置胸腔引流管,医生通过精细的胸腔镜操作,仅需留下微小切口,即可精准定位并切除肺结节。术后即可下床活动,2小时后即可进食,极大限度地减少了手术创伤,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
30岁的王女士(化姓)身体情况一向不错,最近却在体检中发现右上肺叶磨玻璃结节较之前有增大,直径约1厘米。为了明确结节性质,王女士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就诊,医生考虑为早期肺癌,建议尽早切除。王女士担心手术后会影响自己工作,降低生活质量,胸外科专家团队经过综合评估,决定为她进行“单孔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将创伤降至最低。
术前,团队根据肺部病变的三维重建图像,设计出精准肺段切除手术方案——既能彻底切除肺部肿瘤病变,又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麻醉采用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技术,这样术后不会出现咽喉疼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部胀气等麻醉后反应。术中没有常规留置导尿,避免了术后各种不适。手术采用单孔胸腔镜技术,仅在腋下打开一个2厘米的小切口就完成手术。术后半小时,王女士便可下地行走,2个小时后便可进食。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微浸润肺腺癌。术后第三天,王女士顺利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