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李林牧 张雨 赵宛荣
因肛门坠胀持续一天,50多岁的齐先生(化姓)来到武汉市普仁医院就诊。医生经检查发现,在齐先生的乙状结肠至直肠上段内,竟赫然存在一个长约17厘米、直径约2.1厘米的管状异物。
3月10日,武汉市普仁医院肛肠外科迎来了一位情况特殊的患者,50多岁的齐先生(化姓)因肛门坠胀持续1天前来就医。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陶艳娥接诊后,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的肛门指诊,在距离肛门7厘米处,触摸到了质地坚硬的管状异物的边缘一角,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陶艳娥的高度重视。
为进一步明确异物的具体位置、形状及评估肠管的损伤情况,陶艳娥副主任医师立即安排患者进行了腹部CT检查。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在齐先生的乙状结肠至直肠上段内,赫然存在一个长约17厘米、直径约2.1厘米的管状异物。值得庆幸的是,肠管损伤情况并不十分严重,但病情依然十分棘手,无法通过常规方式直接取出。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陶艳娥副主任医师迅速制定了急诊手术方案,成功将这根长17厘米的管状异物无损伤地取出。令人惊讶的是,取出的异物竟是一根圆柱形的PVC管。据齐先生自述,他因一时好奇,不慎将PVC管塞入了肛门,结果导致异物滞留体内,引发了一系列不适症状。
陶艳娥副主任医师表示,对于肛肠外科而言,类似的病例并非个例,时而有个别患者为寻求特殊刺激而进行往肛门内塞异物的“神”操作。然而,这种行为对身体危害极大,一旦异物塞入肛门,肛门括约肌会立即反射性收紧,将异物挤入直肠深处,无法自行取出或排出。
“异物进入光滑的直肠腔内后,随着人体的不断坐位和行走,会向肠腔深处滑行。在乙状结肠生理弯曲处,异物极容易穿透肠壁进入腹腔,造成肠穿孔。肠道内的细菌和粪便随之进入腹腔,会引发严重的腹腔感染,危及生命安全,此外,有菱有角的异物进入直肠后,损伤会更大更危险。异物长时间滞留肠腔内,还会阻碍肠道正常蠕动,导致急性肠梗阻,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损伤和感染情况会愈发严重,对全身多个器官造成危害,极大地增加治疗难度和患者的痛苦,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陶艳娥副主任医师强调,直肠内异物可能带来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肠道损伤、感染、肠梗阻、失血性休克以及长期并发症如直肠黏膜损伤、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甚至肛门失禁。
武汉市普仁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陶艳娥提醒,肛门内塞入异物是一种极危险的行为,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如果不慎发生了类似事件,请务必及时到正规医院肛肠外科就诊,切勿自行尝试取出,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