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2017年上半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抽检情况。上半年,贵州省流通环节共抽检43类食品及食用农产品5051批次,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985批次,不合格样品66批次,不合格率为1.31%。
据了解,上半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抽检地区涉及贵州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仁怀市、威宁县。抽样区域包括城市、城乡结合部、乡村。抽样场所主要在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场、网购平台、小食杂店、原辅料库等。抽检食品种类主要是:食用植物油、肉制品、糖果制品、酒类、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速冻米面制品、调味品、蜂产品、乳制品、水产品、食用农产品。
与2016年上半年相比,部分食品不合格率有所上升,主要有酱油、鲜蛋、预制肉制品、粽子。酱油除氨基酸态氮值不达标外,新增了菌落总数超标的问题;粽子因贮存不当,导致变质,造成菌落总数、霉菌计数超标等。糕点、食用植物油、水产品、蒸馏酒等食品的不合格率有所下降。蔬菜、水果、速冻面米制品、糖果、小麦粉抽样检验项目样品在2017年连续两个季度的抽检中合格率均为100%。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贵州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状况较为平稳,但是,食品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2017年下半年,贵州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抽样检验指标不合格食品的研究和分析,加大不合格食品抽检力度,特别是加强节令性食品抽检工作;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特别是强化网络食品交易监管及平台备案工作;深入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和滥用非食用物质行为;加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提升食品质量水平,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