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贵州8月份抽检不合格食品44批次,微生物污染问题占31.91%
2017-08-29 16:26:00 来源:食品伙伴网
  食品伙伴网讯,近日,贵州省食药监局发布2017年8月食品安全抽检情况,贵州省共完成并公布5209批次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样品监督抽检结果,不合格样品44批次,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9.16%。
  不合格产品主要涉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糕点,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等。
  公告显示,在抽检不合格的44批次样品中,不合格指标有47项。其中:农兽药残留问题占8.51%;非食用物质问题占2.13%;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占17.02%;重金属等元素污染物问题占17.02%;其他污染物问题占4.26%;微生物污染问题占31.91%;品质指标不合格问题占19.15%。
  据了解,微生物污染主要涉及铜绿假单胞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等。
  铜绿假单胞菌原称绿脓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类型水、土壤、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且常存在于潮湿环境中。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水源性致病菌,对消毒剂、干燥、紫外线等理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可引起急性肠道炎、脑膜炎、败血症和皮肤炎症等。造成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取水水源、输送管道(蓄水罐)、生产车间、灌装线、设备和加工环境被污染,以及灌装前蓄水容器未彻底清洗和灭菌等。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而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相关报道: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2017年8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的通告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供网友参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