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白酒市场又迎来了销售旺季。为贯彻落实《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全省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要求,日前,亳州市食药监局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白酒行业隐患排查、专项督查,保障市民喝上放心白酒。
查找隐患消除监管“死角”
据了解,此次整治重点对象包括:酒类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小作坊(加工点)、销售者及餐饮服务提供者,制假售假黑窝点。重点产品包括,白酒、葡萄酒及果酒、其他酒,特别是散装销售的白酒和小作坊生产的白酒、其他蒸馏酒等酒类产品。以及重点检查白酒企业使用甲醇、工业酒精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生产、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塑化剂超标、非法添加西地那非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经营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特别是无合法来源、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酒类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整治中将对实际存在的白酒生产企业、小作坊和散装白酒经营者普查登记,对其负责人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及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场所、原辅材料采购、销售范围等信息予以登记,建立健全监管档案,及时发现和排查风险隐患,消除监管“死角”。
另外,整治围绕重点环节和问题高发环节等关键风险点,对酒类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小作坊、相关经营者及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结合春节期间酒类市场供需旺盛特点,监督检查白酒生产企业、小作坊的原辅料采购储存、生产条件、生产过程、出厂检验等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其立即整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移交稽查立案查处。同时加大白酒生产企业、小作坊和散装白酒经营单位的监督抽检频次、范围,确定抽检23组任务组数,查找隐患,控制风险。目前,全市完成白酒生产企业和小作坊产品8组抽样、送样任务,谯城区完成4组散装白酒和配制酒抽样、送样任务。
源头整治杜绝“黑加工点”
据介绍,专项整治将从源头保障白酒质量安全,对于没有取得许可登记的小作坊或白酒“黑加工点”,一经发现,坚决予以取缔。
另外,经营者及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依法从正规渠道购进酒类产品,并按规定在散装酒类产品容器或包装上标明相关信息。酒类生产企业及加工小作坊、相关经营者及餐饮服务提供者要严格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追溯信息记录等要求,确保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产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责任可追究。
此次专项整治活动将分为三个阶段,1月25日前为调查摸底阶段,各地对行政区域酒类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摸底,特别对实际存在的白酒生产企业、小作坊和散装白酒经营者进行普查登记,建立健全监管档案。1月25日—2月底为开展检查和抽检阶段,以白酒生产企业、小作坊和散装白酒经营者及餐饮服务提供者为重点,开展现场监督检查,白酒生产企业和小作坊检查工作和录入工作要全覆盖;以白酒生产企业、小作坊和散装白酒经营单位为重点开展监督抽检,在2月底之前完成抽样、送样任务。3月份为总结验收阶段,各地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可采取自查、互查等方式,做好整治工作的检查验收,防止出现漏网和反弹。
目前,各县区已相继开展本地区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检查白酒生产经营150户次,抽取样品8组。食药监部门提醒市民,如果发现酒类产品质量问题或酒类加工黑作坊,可拨打12311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