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它所含毒素可杀死数十成年人,珠海香洲发布食安白色预警!
2018-03-08 17:24:00 来源:南方都市报客户端
近期江门发生疑似因食用野生河豚鱼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引发市民关注。记者刚刚获悉,为有效预防食用河豚鱼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珠海香洲区食药监局发布白色预警,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切勿“贪一时口福,冒死食用野生河豚”,同时严禁餐饮店、食品生产企业加工制作野生河豚鱼。
  据了解,阳春三月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也是河豚鱼皮下脂肪含量最高、肉质鲜美,但同时也是河豚鱼毒性最强的时节。河豚鱼的毒性主要是由其体内的河豚毒素引起的,该毒素也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最毒非蛋白质物质之一,属于神经毒素的一种,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
  据香洲区食药监局表示,一只河豚体内所含的毒素,估计足以杀死三十个成年人,其毒素在鱼内含量高低次序为:卵巢>脾脏>肝脏>血液>眼睛>鳃耙>皮肤>精巢>肌肉。
  记者了解到,河豚毒素中毒发病一般很急,症状严重,一般进食后半个小时至4个小时内就会发病。中毒主要表现为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如手、臂、腿等处肌肉无力、身体摇摆、运动困难,眼睑下垂、共济失调,全身麻木,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中毒后死亡机率很高。
  记者获悉,根据农业部相关文件规定,禁止经营养殖河鲀活鱼和未经加工的河鲀整鱼,禁止加工经营所有品种的野生河鲀。养殖的河鲀应当在获许可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后方可销售,许可加工单位必须通过农业部考核并备案公示,才能获得生产经营许可。
  “对于市民而言,不食用、不购买、不加工,是预防关键。”香洲区食药监局表示,市民不要到路边或市场上买不认识的鱼类。碰到头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的鱼,需仔细鉴别是否河豚鱼(河豚鱼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
  同时,河豚毒素作为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化学性质稳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一般烹调手段包括盐腌或日晒等都难以破坏,因此市民不要自行加工食用河豚鱼。
  此外,市民要拒食野生河豚鱼,一旦发现餐饮店违法经营野生河豚鱼的行为,可拨打12345市民热线举报。若发现食用河豚鱼中毒,应尽快去正规医院诊治。如果在餐饮单位就餐的,请保留票据及实物等证据以便投诉举报及消费维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