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鸡蛋免费拿?省食药监局副局长教你防保健品“温情陷阱”
2018-08-26 09:40:00 来源:
  百姓关心、社会关切、媒体关注,共同聚焦、权威发布。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有请发言人》节目,25日晚亮相的新闻发言人是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卢永福,他将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向保健食品欺诈销售“亮剑”。
  首先,卢永福副局长发布了浙江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的系列举措和成效。
  向保健食品欺诈销售“亮剑”
  2017年7月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在全省组织开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的整治行动。
  保健食品欺诈有哪些表现?
  根据查处的案件情况看,主要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产品本身的问题,非法添加非保健食品的一些成分甚至药品;二是虚假标识,在包装标签标识上,印上不应该有的内容;三是非法营销,非法营销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商家通过欺骗性的虚假宣传达到营销牟利的目的;四是虚假广告和宣传的问题。保健食品欺诈为何屡禁不止?
  卢永福表示,总结之后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高额利益的诱惑,违法犯罪分子容易铤而走险。
  二是违法的手段越来越隐蔽,监管部门取证难
  三是违法成本低
  欺诈套路多,老年人是重灾区
  在一段采访老百姓对于保健食品看法的VCR中,很多人对于保健食品已经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尤其是老年人。那么,该如何识别保健食品违法违规销售行为呢?
  卢永福说,之所以造成对保健食品不好的印象,主要是购买渠道偏了。买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店去购买,不要到免费旅游、免费讲座等类似场所购买。
  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欺诈套路,

  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

  免费讲座
  通过各种渠道,通知老年人去宾馆等场合培训。
  现场体验
  组织老年人参加集体现场体验等活动。
  低价旅游
  组织老年人到工厂等地游玩参观,100多元包吃包住。
  此外,卢永福表示,还有两种变种需引起注意,一种是恐吓诱逼,还有一种是变相传销。
  这类欺诈打的是组合拳:饥饿营销、亲情服务,还有小恩小惠。如果是企业公司组织的会议营销、低价旅游,免费送东西送鸡蛋等,那就一定要小心了,后面陷阱很快就要来了。

  使用保健食品需要注意啥?
  1
  征询医生的意见。自身的身体状况如何,需要服用哪一方面的保健食品,需要医生给你一个方向上的指导。
  2
  仔细看保健食品的包装标识。保健食品有专用的标识,通称蓝帽子,凡是保健食品,上面一定有一个蓝帽子的标记。
  3
  保健食品绝对不是药品,保健食品绝不能代替药品。如果觉得身体不适,还是要到医院就诊并对症下药,按需保健。

  网购保健食品安全吗?
  节目现场有观众提问,网红减肥药等产品在朋友圈里面还是挺多的,消费者到底能不能在朋友圈和网上购买这类产品?
  卢永福表示,年轻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长。他们买得比较多的是具有减肥、抗氧化、缓解视疲劳,以及调节肠胃道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但上网购买保健食品,也要认准证照齐全的商家。没有证照登记的卖家,一旦产生问题,维权将非常困难。
  怎样购买进口保健食品?
  卢永福表示,目前,消费者可以通过市场上三类渠道购买进口的保健食品:
  1
  第一类是通过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审批的。这个渠道的产品有据可查,比较正规,如果有什么情况,都可以到网站上去查到。
  2
  第二类渠道,是跨境电商海淘代购。这相当于消费者自己到国外买了保健食品回来,是私人购进,国家不可能进行检验,因此消费者需要小心。
  3
  第三类是一种违法行为,也就是假冒进口的保健食品,实际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国内生产。这种假冒品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价格便宜。因此对于同类产品,如果发现价格相差很大,那就可能是国内的不法分子生产保健食品冒充进口的保健食品。
  最后,卢永福副局长提醒大家: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一定要切记!
  当我们拥有了严格的监管者,负责的经营者以及成熟的消费者之后,我们的保健食品市场将会越来越清朗,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将越来越有保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