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专栏之一 | 带你了解农产品成本调查
2022-09-14 09:37:00 来源:
  编者按

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始于1953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调查制度健全、调查范围广泛、覆盖品种齐全、指标参数科学的成本调查体系,是了解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效益最主要、最权威的渠道。今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迎来70周年,为让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和支持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开设“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专栏,分期介绍农产品成本调查的历史沿革、重要作用、主要成果、先进事迹及应用前景等,激励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高效的工作,更好地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
  农民种粮食、搞养殖是亏还是赚?
  农产品成本变化对每个消费者的口袋有何影响?
  如何以农产品成本为镜,窥探“三农”经济经纬?
  今年正值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之际,让我们来掀开农产品成本调查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农产品成本?
  农产品成本,是指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转化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生产要素的价值总和。
  什么是农产品成本调查?
  农产品成本调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照统一的调查制度,对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本、收益及相关经济指标进行调查的行政活动。它为制定农产品价格政策提供了数据基础,是制定主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农业补贴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的直接依据。
  农产品成本调查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
  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始于1953年,“文革”期间中断了十多年,1978年得到恢复。之后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恢复与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1983年);
  二是专业化和蓬勃发展阶段(1984年—1991年);
  三是网络化和稳定发展阶段(1992年—1997年);
  四是制度化和扩大影响阶段(1998年—2003年);
  五是完善创新阶段(2003年至今)。
  农产品成本调查的品种如何确定?
  全国统一开展调查的农产品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农产品,具体品种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规定;地方开展调查的农产品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具体品种根据生产布局、产业发展方向和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程度等因素,由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分级规定。
  农产品成本调查对象有哪些?
  农本调查对象包括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选取农本调查对象的原则是什么?
  选取农产品成本调查对象的原则,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主要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布局、农产品生产规模、农户生产特点和文化素质等因素,采用分层和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本调查对象。加强对规模农户的调查,规模农户样本数量应能反映农产品的规?;潭龋颈壤τ牍婺I婊壤咏?。
  农产品成本调查样本如何确定?
  综合考虑调查品种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等指标,依次确定调查市—调查县—主产乡镇。各调查县市根据自然条件、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经营管理、收益等指标确定主产区域的多个乡镇,并选择代表性强的多个调查户。
  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流程是什么?
  农产品成本调查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工作程序;调查工作的组织部署和调查制度的确定采取自上而下的工作程序;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工作程序。
  登记:农调户将相关数据记录在《全国农本调查登记簿》。
  审核:对基础数据进行审核、检查。
  汇总:将基础数据经归集、整理和计算,得到各项成本收益核算指标过程。
  上报:向上级价格主管部门上报数据,并附分析材料。
  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目前农产品成本调查包括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常规调查、主要农产品直报调查、专项调查和成本预测。
  农产品成本调查报表体系具体构成?
  根据不同农产品生产特点,调查报表体系分为种植业产品、饲养业产品、畜牧业产品三大类。
  农产品成本调查对象享有哪些权利?
 ?。ㄒ唬┐痈骷度嗣裾鄹裰鞴懿棵呕袢∠喙嘏┎飞缁崞骄杀咀柿?;
  (二)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及人员对其生产经营和成本效益情况保密;
 ?。ㄈ┗竦檬实钡奈蠊げ固?/div>
  农产品成本调查对象承担哪些义务?
  农产品成本调查对象应承担下列义务:
  (一)根据农本调查工作要求,使用统一的登记台帐,遵守农本调查资料的登记、报送等制度;
 ?。ǘ┤繁5羌翘ㄕ实哪谌菡媸怠⒆既?、完整、及时;
 ?。ㄈ┓诱鄹裰鞴懿棵诺呐┍镜鞑楣芾恚渭右滴衽嘌?,按要求提供成本、价格、财务报表及其他必要的资料。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