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江日报记者刘睿彻 黄莹 莫梓芫 通讯员刘翔 实习生胡小妹
昨天17时,公安部、卫计委、食药监总局将针对“山东问题疫苗事件”举行联合记者会。
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李国庆说:根据流向数据分析,梳理出部分存在重大流失嫌疑的疫苗经营企业,各地已查实上线41人,下线46人,违法经营药品的企业29家,涉嫌购进非法疫苗的接种机构16家。
李国庆表示,下一步,各地将核实查清疫苗流向,对尚未到案的加紧排查。“大量疫苗长时间流入非法渠道,监管人员没有及时发现,说明我们的监管存在漏洞。”
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长华敬锋在发布会上表示,山东问题疫苗事件已立案69起,抓获嫌疑人130余人,从案件调查情况来看,涉案大部分疫苗都已经使用,流向还在进一步调查中。目前已经扣了两万剂疫苗。
对于武汉的爸爸妈妈最近最关心的问题是,非法经营疫苗案怎么样了?武汉的疫苗安全吗?
昨天,长江日报(微信ID:whcjrb)记者分多路从武汉市疾控中心疫苗入库、配送、分送、抵达疫苗接种终端,目击疫苗储存、运送、直到到达接种点的全过程。
实际情况怎么样?会出现大家意料之外的画面吗?
先给大家科个普。
资料图。
这是因为疫苗对温度敏感,从疫苗生产企业,到疫苗使用的现场之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温度过高而失效。
因此,疫苗从生产、储存、运输、分发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应该冷藏,使疫苗始终置于规定的保冷状态之下,保证疫苗的合理效价不受损害。
每年230万剂次一类疫苗、80万剂次二类疫苗
武汉市疾控中心主任周旺介绍,每年全市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约230万剂次的一类疫苗和约80万剂次的二类疫苗。
武汉市经过严格招标采购的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由市疾控中心配送到16个区疾控中心,再由区疾控送往240个预防接种门诊及93个产科接种点。
市疾控中心冷藏的一类疫苗全部由省疾控中心统一招标采购,免费为适龄儿童预防接种;二类疫苗经过招标采购也全部来自具备合格资质的正规疫苗生产企业。
疾控中心9间冷库,24小时监控
武汉市疾控中心
长江日报记者在市疾控中心冷库入口看到,一台电脑正对9间冷库进行实时温度监控。上午9时42分, 1号冷库的两个传感器,分别采集到的温度是4摄氏度,4.2摄氏度。均符合2摄氏度—8摄氏度的疫苗保存要求。
市疾控中心冷库,用于存放疫苗。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记者进入1号冷库,一股凉意袭来。
疫苗包装上均有市疾控中心认证的防伪标识。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在冷库上端,安装有一个远程监控的探头。据介绍,监控探头24小时工作,温度异常,超过了2摄氏度—8摄氏度范围,探头将会报警,呈现到监控电脑上,并发送短信到工作人员手机,提醒及时处理。即使工作人员在家中,也能收到信息。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杨小兵介绍,保存疫苗的冷库采用双回路供电,出现停电时,将自动切换到另一套电源上,保证冷库不断电。
智能冷链车分送,全程温控
硚口区疾控中心
当天上午,根据需要,市疾控中心将一批相关疫苗运上冷链车,送往硚口区疾控中心。记者跟随冷链车出发,驾驶台温度记录仪显示温度为4摄氏度。
市疾控中心运送疫苗的专用冷链车,准备将疫苗运往硚口区疾控中心。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杨小兵介绍,这是智能冷链车,可做到自动调控温度,保证温度始终维持在2摄氏度—8摄氏度。
昨天,配送疫苗抵达硚口区疾控中心后,工作人员迅速将其送往冷库。随后,部分疫苗又通过冷链车转送到古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硚口区疾控中心,部分疫苗要存放在零下10摄氏度至零下20摄氏度的冷柜中,以及配备的两个冷库中。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进入适宜温度的冰箱,接种前才取出
古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从硚口区疾控中心冷库中取出的部分疫苗,运送至古田街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将疫苗拆箱后放入冷藏柜中备用。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在古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送来的疫苗放在冰箱保存时,工作人员正在登记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每天上午、下午分两次“量体温”。
中心还在冰箱内引入远程监测系统,一旦温度异常立刻报警。
冷藏柜放有温度监控设备,实时监控柜中温度。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在江岸区劳动街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公共卫生科主任任琼宗把记者带到了二楼的疫苗接种室。
一眼望去,5台冰箱一字摆放在接种室里,专门用作储存疫苗的冰箱上了锁。任琼宗打开冰箱,取出温度计,温度计显示4摄氏度,“每个冰箱都有温度计,温度控制在2摄氏度到6摄氏度,按照规定达到2摄氏度到8摄氏度就可以,我们的要求更为严格,每天都有两次检查和记录。”
冷藏柜放有温度监控设备,实时监控柜中温度。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在市妇幼保健院计划免疫室,该院所有疫苗都存放在3台210升容积的冷柜里,无论一类还是二类疫苗,工作人员每天两次对疫苗的存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