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一文读懂富士康上市:17年间,成长50倍,富士康的成年之路
2018-06-08 09:32:00 来源:腾讯科技

2018年6月8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在上交所敲钟上市(股票名称:工业富联)??檀笳?0%,股价报16.52元,市值达3254亿元。封单超百万手,成为继药明康德之后第二家上市的“独角兽”企业。

业内分析称,当前市场对独角兽的热情较高,如果富士康在上市后能有11个涨停板,其市值将超过万亿元,超过当前的贵州茅台。

如果涨停书超过14个,富士康市值将逼近15000亿元,超过中国石油,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

此前,从招股书申报稿上报到首发获批共经历36天,富士康股份创造了A股市场IPO的新速度。

工业富联招股书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其发行价格定为13.77元。发行市盈率(按发行后每股收益计算)17.09倍。本次将公开发行19.69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

此前,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曾首次对外公开A股股票网下发行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公告。在战略投资者名单中,BAT各获配2178.6万股,股票锁定期为3年。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工业富联总营收为3545.43亿元,同比增长30.0%;净利润为162.20亿元,同比增长12.7%。

以下为富士康的上市之路和背景信息。

富士康股份上市之路

2018年2月1日,富士康股份正式向证监会上报招股书申报稿,开启了登陆A股的历程。

2月9日,证监会公布招股书申报稿和反馈意见,资料显示其拟在上交所上市,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2月11日,富士康股份二度报送申报稿;

2月22日,招股书进入“预披露更新”状态。

3月8日,中国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召开2018年第41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富士康股份首发获通过。从2月1日,富士康股份招股书申报稿上报之日算起,到过会仅仅用了36天,富士康股份创造了A股市场IPO的新速度。

6月8日上午,富士康敲钟上市。

富士康股份与鸿海精密、富士康的关系

“鸿海精密”属于台湾鸿海科技集团的核心企业; “富智康”则是鸿??萍技牌煜伦庸?,在香港上市,它的前身为“富士康国际”;而“富士康科技集团”其实是“鸿海精密”在大陆所有工厂的管理机构统称。

要在A股上市的“富士康股份”前身是福匠科技,2015年经过股份制改造引入各方股东后,改名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轮增资,成为下图中的股权比例。

在“富士康股份”股权结构中,中坚公司是“富士康股份”的最大股东。由于深圳富泰华、郑州鸿富锦是中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因此中坚公司合计持有“富士康股份”69.1405%的股份。

而鸿海精密100%间接控股中坚公司,所以实际上“富士康股份”由“鸿海精密”绝对控股。同时因为后者没有绝对的控制人,所以“富士康”同样没有绝对的控制人。

富士康股份业绩:低净利困局

作为全球电子产业的代工龙头,富士康有着巨无霸级的营收表现。2016年,富士康实现营收9327.69亿元,即便是此次拆分上市的富士康股份,其营收数据也超过了绝大多数A股上市公司。

从招股书公布的信息来看,2015至2017年,富士康股份营收分别高达2728亿元、2727.12亿元、3545.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以2017年营收数据来比较,2016年A股已上市的公司中,仅有13家超过这一体量,可以说IPO成功之后的富士康股份将成为A股的又一大巨头。

尽管拥有千亿级别的营收规模,但受制于电子制造业低毛利的市场现状,富士康股份的毛利率、净利率并不出彩。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5至2017年,富士康股份归母净利润为143.50 亿元、143.66 亿元和158.68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6%,净利率在5%左右徘徊。

2017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约为10.14%,其中通信网络设备业务、云服务设备业务分别占公司收入的60.5%、33.96%,但上述两项业务的毛利率仅为13.65%、4.65%;尽管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业务的毛利率高达49.23%,但由于该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仅为0.27%,因此对富士康股份的毛利率拉动并不明显。

另外,富士康股份目前也客观存在着无实际控制人、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等发审层面的技术问题,尽管已经进入了IPO快速通道,但市场对富士康股份能否顺利IPO依旧处于观望之中。

上市募资资金用途

富士康股份将此次IPO的募投项目锁定在了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这一领域,而智能制造是其中的重点。

招股书显示,此次富士康股份拟募集273亿元打造的智能制造八大平台,仅智能制造领域涉及的募投资金就达到了173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63%;其余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物联网等项目也将帮助富士康股份实现智能工厂全面网络化、云端化、平台化。

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不仅会提高公司技术水平、研发实力和生产效率,也有助于缓解富士康股份所面临的用工难以及人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事实上,仅2017年富士康股份的直接人工成本就已经达到了165.62亿元,这一金额甚至超出了当年的净利润。

17年间,成长50倍

1990年,富士康还只是一个小企业,2000年,富士康产值达30亿美元,到了2017年的时候,富士康的产值已经是150亿美元。

17年间,成长50倍,富士康的成长可以用飞速来形容。

为什么会这么快?

今年6月初,富士康工业互联网Fii董事长陈永正在参加DeepTech2018大会时,给出了答案。陈永正认为,主要是因为富士康在每一个年代的爆点基本上都切入了,云计算、通讯设备、智能终端,一直到最近富士康在做的工业互联网。而工业互联网会引爆到人工智能,也会牵涉到大数据。

基本上每个爆点上,富士康集团能够很迅速的切入这个爆点。富士康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上面所倚靠的,正是在过去这些年能够不断的累积新的领域、新的关键技术,富士康集团因此才能够实现50倍的成长。

富士康要发展的关键步骤

同时他也提到了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要发展的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个步骤:工业互联网在富士康集团本身内,我们估计大家已经执行了15%-20%,我们还有70%、80%要做。未来我们在集团里面要继续发挥提值增效、降本减存这方面的功能。

第二个步骤:我们的上下游大概有几万的供应商,我们希望能把供应商的数据打通,我们一起用这个大数据产生更好的效果。

第三个步骤:我想关键就是为中小企业服务。

第四个步骤:我们富士康希望做一个工业平台,我们所有的生产数据,我们能够利用这些数据给大家提供更精准、更广泛、更多元、更多样的服务。

腾讯科技综合 执笔/付晓萌 审核/苏扬

素材来源:DeepTech深科技、公开资料整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