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江苏大学“共富万千未来”实践团队走进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永安村,通过调研访谈、实践体验等方式,重点围绕人才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与三产融合展开调研,学习乡村运营与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感悟乡村振兴产业新动能。
2019年以前的永安村是典型的经济困难村,而如今的永安村已成为余杭区打造新时代“数智乡村”的示范村,是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典型。实践团大学生深入永安村,走访当地的村干部、村民以及强村公司的CEO与乡村造梦师,了解永安村乡村运营的发展历程、民风民俗、文化底蕴以及村民对基层工作和乡村建设情况的期望。
“土地都流转了,通过村集体向外承包、集中种植,村民每亩地有1600元的租金,村里还修建了文化长廊、文化礼堂,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在与永安村村民沈岩东的交流中,实践团了解到近年来永安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乡村实践中期,实践团受邀参加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万工程”专项活动百名师生入村仪式。仪式现场,实践团队负责人卢晨皓介绍,这次团队揭榜的题目是永安村“地瓜经济”发展模式调研,是从人才强村视角出发,探索乡村运营的发展之路,期望探索出一条适合更多乡村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强村公司接待室,实践团大学生与乡村CEO刘松面对面,畅谈“致富经”。刘松向大家介绍了村里农田安装的各类监测设施,并告诉实践团队,现在农田的全环节都已经实现了“机器换人”,保证了全程的机械化、标准化。
不仅如此,余杭街道还打造了“稻梦空间”应用场景,整合各类资源,提供多主体一站式服务。同时借助数字平台,帮农促富的方式从线下转向线上,村民生产卖粮转向农文旅融合业态,农业生产与经营越发科学精准。“很多地方都只讲乡村振兴,却没有提到乡村运营,这个思路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新的发展模式。”实践团指导老师、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孙冬营副教授说。
此次研学,不仅是一场鲜明的“千万工程”经验学习,也是一次深刻的基层实践。团队成员下基层、历风霜、干实事、长本领,在“千万工程”的伟大实践中汲取乡村振兴智慧与乡村建设精神,在实践服务中参与地方建设发展,彰显了江大学子投身社会的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