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荆楚好老师群星计划|从教24年,他立志打造碳经济特色学科“国家队”
2024-08-28 09:55:00 来源:极目新闻

新闻记者 张渊

“新学期开始,学校每一名学生都会新增一门通识课《生态文明建设导论》。”8月26日,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院长严飞教授正在带领团队反复修改着课程教案,他笑着说:低碳经济相关专业十几年前还很冷门,现在则需要给全校学生上课!”

“碳”能卖钱,从而促进企业转型

在今年6月5日,第53个世界环境日当天,湖北经济学院发布了湖北首个近零碳校园建设规划(2024—2030年),旨在涵养低碳校园文化,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其中,还发布了校园碳普惠小程序。新学期开始,学生除了上通识课,还需要在碳普惠程序中完成相应学习和实践任务才能获得学分,推动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随手关灯、绿色出行、减少不必要的包装、购买实用的东西、适度使用空调等。

严飞介绍,除了通过创建近零碳校园,让师生在日常中践行“低碳”生活,作为高??蒲械ノ唬星褰嗟吞寄茉戳煊虼葱卵芯扛且宀蝗荽?。

“我和团队的研究从围绕‘碳排放交易’展开?!毖戏山樯?,促进生态环保,大家可能会想到技术手段。比如传统石化企业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如果企业不对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进行技术革新,将很难满足未来环保要求。同时,对替代现有石化能源的新能源进行开发利用也是重要方向。

“但是企业主动技术革新有时候动力不足,那么,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还可以有经济的手段!”严飞进一步解释,碳排放权交易简单来说,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商品在统一的市场上进行买卖。

比如全国企业限定100单位的碳排放量,A企业获得15单位的指标,B企业获得10单位的指标,其他企业则获得其余75单位的指标。如果A企业只排放了10个单位,而B企业排放了12个单位,那么B企业就可以从A企业购买2个单位的碳排放量。也就是说,企业的碳排放量不再是一笔糊涂账,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为真金白银。

“碳排放权可以卖钱,这就促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进行节能减排来实现碳盈余?!毖戏伤怠?/p>

特色培养管“碳资产”的人才

在“双碳”背景下,碳排放权逐步成为一种新的资产。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碳资产、实现碳资产的最大化利用?这就为高校相关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舞台。

为此,在全国高校中,湖北经济学院最早于本科阶段开展低碳经济人才培养。2018年,创办全国第一所低碳经济学院,开设“碳资产经营与管理”微专业、设立“数字碳中和”方向和“数字碳金融实验中心”,形成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适应、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相互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严飞说:“‘碳’也能卖钱?在全国碳市场开启之前,恐怕谁也想不到,这也充分说明我们学科的前沿性,因此,作为老师,前一天的科研动向,第二天就要在课堂上有所反映。”

同事王珂英介绍,严教授已从教24年,长期扎根一线教学,主讲本科生低碳经济学和碳资产经营管理课程,是学校授课竞赛、教学质量奖等奖项的大满贯获得者。学院本身通过实施导师制以研促教,严教授通过科研立项培育锻炼学生学术研究能力。

“严教授讲课除了风趣幽默、干货满满外,他还会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自己和团队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哪怕是大一学生,他也鼓励学生关心参与。”刘同学说。

此外,依托学院创办的全国第一本环境经济领域学术期刊《环境经济研究》,严教授带领团队助力打造学术期刊和交流平台,积极筹划各类国际探讨会和名师进课堂系列活动,把碳金融、碳管理和碳市场等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理念带给学生,带进课堂。

2023年严飞经济学工作室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昂泵ぷ魇摇?,带领学院蹚出了一条融“专业人才培养主阵地、社会人才培训基地和绿色低碳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新模式。

今年初,学院本科生赵星麟和王睿(指导教师:彭莎)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能源价格影响碳价格的传导机制检验——基于需求异质性的中介效应分析》在国际学术期刊在线发表。两位同学不仅通过科研项目训练提高了学术研究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今年分别被录取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利兹大学(英国)攻读硕士研究生。

立志打造碳经济特色学科“国家队”

2012年5月,为响应湖北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迫切需求,湖北经济学院牵头协同高校、政府和企业等10家单位,组建全国唯一一家“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于2022年获教育部批准升级为“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作为中心负责人,近年来,严飞强化碳经济特色学科“国家队”意识,展开科研攻关,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湖北绿色低碳发展为己任,带领团队青年教师成长,产出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高水平成果。团队先后科研立项253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英国全球繁荣基金2项、国家级基金45项等。在Science、Nature子刊、《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6部、出版碳排放权交易蓝皮书和低碳经济系列蓝皮书4本,获省市优秀成果奖25项,引领碳经济学科发展。同时,在制度设计、配额分配、数据核查、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撑湖北省碳市场建设,助力湖北在碳交易道路上蹚出一条“湖北经验”。

2023年11月30日,在第六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坛上,严飞表示,当前,全国碳市场正处在从地方试点到全国统一碳市场过渡的窗口期。我国目前建有九个碳交易所,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只有湖北建有碳市场,且建有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中心(简称中碳登),正在筹建碳清所。

“这也就意味着,在湖北构建功能完备的碳金融市场体系,打造碳市场核心枢纽,不仅是湖北的事,也是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事,可以说湖北具有重要的历史使命?!毖戏伤?,国家急需双碳人才,只有坚持以“真学者、好老师”的要求来潜心教书育人,才能为努力实现“双碳”目标和区域绿色崛起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