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李璟琪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言)为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青鸿计划”项目实践团日前对徐州及周边地区的革命先辈进行了“抢救性”采访,保留下诸多珍贵的资料。
在徐州市泉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许跨和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副馆长胡军英的帮助下,实践团队“抢救性”采访了“运河红嫂”杜玉兰、“红色特工”钱树岩、“国防科技功臣”韩武万等九位老人,发掘家书、日记等真迹原稿数十篇,“抢救性”拍摄了不少珍贵的影像资料。
为更好保存红色家书原件、传承和弘扬其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青鸿计划”项目实践团开创“校馆”“校?!薄靶F蟆焙献餍履J?,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归纳整理调研发掘出的红色家书原件,形成具有系统化体系的数据库,并创新打造“互联网+红色家书第二课堂”新范式,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协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制作新颖课件、短片,引导更多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意识,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和红色精神血脉的无限魅力。
据介绍,本次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青鸿计划”项目实践团以徐州地区为中心,以“拜访革命先辈,探寻红色家书”为主题,为期12天。
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和李宗仁史料馆,团队成员们聆听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奉献精神。
团队成员、学院学生刘瑞姚表示:“这次活动让我对当年的历史体会更加深刻透彻,一定会牢记历史,挺膺担当,做好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的先锋队、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