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申请助学贷款前,大学新生必须知道的事
2024-09-25 06:25:00 来源:沈阳晚报

又是一年开学季。许多学生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会选择申请助学贷款。在此背景下,诈骗分子开始蠢蠢欲动,变着花样对学生实施诈骗。9月24日,沈阳警方通过本报提醒大学生及家长:注意防范助学贷款诈骗!

真实案例

小王同学是一名大学新生,临近开学之际,她在网上申请办理助学贷款。提交申请后,小王扫描了网页跳出的二维码,加入了一个几百人的QQ群。不久后,群里有一个备注为“资助中心刘老师”的人单独加了其好友,对方称可以帮催办贷款事项,小王想尽快将此事处理好,便同意了这位“刘老师”的好友申请。

加上好友后,“刘老师”发来了申请资料让小王填写,待小王填写完发送后,“刘老师”称小王资料填写错误,需要修改银行卡信息,并提供银行流水,诱导小王进行屏幕共享,让小王登录手机银行,声称要查看小王的信誉度,随后又要求小王将钱全部转入对方提供的银行卡内进行验证,可想而知,小王的钱款“一去不回”,原本用于支付学费的费用也被一扫而空。

骗子啥套路?听警方分析

利用网络发布信息或联系受害者:骗子往往倾向于使用电话、短信或在线聊天等非直接见面的交流手段来实施欺诈行为,目的是防止被当场戳穿。同时,他们还会尽可能地不留下可追踪的联系信息或证据,以便在成功行骗后能够迅速撤离。

假冒官方工作人员:骗子往往伪装成学校官方人员,比如人事部门、财务部门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教师,利用学生对学?;沟男爬?,以及对助学贷款流程的不了解来实施欺诈行为。他们一般会采用与学校官方相近的电话号码或电子邮箱地址,以此来提高其可信程度。

诱导受害者进行屏幕共享:在取得学生信任之后,骗子会逐渐诱导他们泄露一些敏感信息,并要求屏幕共享,窃取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密码以及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一旦这些信息被骗子获取,学生的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提醒:助学贷款诈骗的几种常见情况

警方介绍,以下是利用助学贷款进行诈骗的几种常见情况,请同学和家长擦亮双眼,不要再为骗子贡献“GDP”。

1.要求回复短信验证码

如果有大学生收到短信,说助学款、奖学金和助学金已经到账,要求回复验证码或者回复其他信息,这种信息千万不要回复。

2.ATM转账诈骗

骗子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向学生谎称可以领取助学贷款,要其提供银行卡号,然后以资金到账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进入英文界面操作,将钱转走。

3.冒充学校老师名义

骗子会“潜伏”在群聊中,冒充学校的学生资助中心或人事处、财务处等部门的老师,主动联系受害者,如果同学收到此类短信或者电话,千万不要给对方转账,可以拨打学校资助管理中心电话进行核实。

再次声明: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是不需要任何费用的,只需准备好所需要的申请材料即可。当接到任何涉及到财产相关的电话或短信等,都不要轻易相信,谨防被骗。

警方提示:这三点很重要

骗子的套路防不胜防,老师、家长、学生们该如何辨别,避免受到侵害呢?

请做好以下三点!

不要轻易对外公布贷款群,不要轻易拉人入群,不要轻信转账要求。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杨硕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