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邬晓芳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2025年4月21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启动。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地质形态丰富,拥有典型丹霞地貌的“碧水丹山”绝妙景观,还是闻名国内外的“朱子理学”发源地,又是世界生物圈?;で恢型馍镅Ъ矣澳竦奶焯谩薄吧叩耐豕薄袄コ娴氖澜纭?,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
武夷山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6.72%,是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绘就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维图景。武夷山还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
自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从福建武夷山起,一条茶道一路向北,经过八省的商镇、驿站,穿过蒙古高原,终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全长近14000公里,这就是万里茶道。阵阵驼铃,见证的是一片中国树叶的物流之路,也是文明交流互鉴之路,被誉为“联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
活动现场,福建农林大学茶学博士生、俄罗斯人马浩茗介绍到,他的家乡是离万里茶道最近的俄罗斯城市,“中国茶进入欧洲,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茶叶很重要。大家邀请客人来家中做客,常常说‘来喝杯茶吧’,而不是‘来吃饭吧’。我小时候,就对这片来自东方的树叶充满好奇,现在来到福建攻读茶学博士,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茶?!?/p>
“今天,一带一路重新照亮了这条古道的坐标,中蒙俄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正在续写着文明的对话。万里茶道沿线历史上遗存下来的茶园、古道、商镇、驿站、会馆、码头、海关等文物点,串联成文化遗产的珠链,就是以文化之名,向世界讲好中国茶的故事,讲好中国商人参与并推动早期全球化贸易的中国故事。”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副主任表示,“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是向历史致敬,更是为未来筑梦,让我们一起努力?;ず谜馓醪璧?,让中国茶的芳香传向更远的地方,也让世界因茶而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