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病房学校”第一届学生读高一了
2.8万人次志愿服务铸就“中国第一”
爱心学校庆典活动上,高校志愿者们表演了精彩的歌舞节目
多位长年坚持病房志愿者的“爱心老师”获表彰
武汉晚报消息(记者周锐)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这里没有教室,也没有铃声;这里没有考试,也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这里的学生都是重病的孩子,这里的老师来自社会各界。13年来,武汉各界爱心人士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达28000人次。
昨天,由武汉晚报倡议成立的中国首家病房爱心学校——协和医院儿科血液病房爱心学校迎来了13周年庆典。 《生命的寄托——儿科病房爱心学校纪实》一书在协和医院举行首发仪式。
这所爱心学校创下了多个“第一”:它是中国内地第一所建在病房内针对特殊群体的特殊学校,是第一所完全由社会志愿者作为义务教师组建的学校,是第一家全体学生都是血液病患儿的学校,是第一个以一对一的形式在病床边授课或游戏的学校。近年来,全国多地的儿童血液病公益组织前来取经交流。
“我的女儿是爱心病房的第一届学生,现已读高一了。我们的家庭是第一批受益者。”徐雅婷爸爸现在是爱心学校的铁杆志愿者。学校有重大活动,他只要不出差都会参加。“因为经历过,所以感受不一样。”他说。
在活动现场,二十多名光头、戴口罩的孩子,让欢乐的气氛中带着凝重。可当华师武汉传媒学院的《三打白骨精》登台时,他们纷纷跑下座位拍照。志愿者江波女士说:“看到孩子们开心地笑了,什么付出都是值得的。”
协和医院儿科感染科总护士长吴丽芬介绍,《生命的寄托》这本书是病房爱心学校在文化传播上的一个“成果”。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彭义香、协和医院儿科主任金润铭为到场的志愿者和病童家长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