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历了生死,见证了生死,造血干细胞的受捐者和捐献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感恩生活,过好每一天,这些在普通人看来最简单的道理,却是他们提及最频繁的话语。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严婉静与受捐者董明亮拥抱在一起。
从死到生,从绝望到希望,10克左右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带来了生命的奇迹。
只有接近死亡,才能感受到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经历了生死,见证了生死,造血干细胞的受捐者和捐献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感恩生活,过好每一天,这些在普通人看来最简单的道理,却是他们提及最频繁的话语。
捐献者用造血干细胞给了受捐者第二次生命,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受捐者身体里流淌着对方的血液。对于多数病情痊愈的受捐者来讲,与捐献者恩人见面可能是他们长期的一个愿望。
日前,在大连举行的全国副省级城市红十字工作交流会活动中,一场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公益晚会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也让观众们从泪中体味到该如何去认识生命,面对生活。两位造血干细胞受捐者终于如愿与捐献者见面,现场还有几对已“相认”多年的捐献者和受捐者讲述了他们缘起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故事。
故事
多次初配成功又失败但最终获救
80后小伙儿坦言对生活少了抱怨
命运似乎一直在和80后小伙儿董明亮开着玩笑;不幸患上白血病后,他和父母陷入了绝望;多次的初配成功高配失败,让他从希望的巅峰一次次滑落到绝望的谷底。
不过小董发现,自己比想象中坚强。作为父母唯一的孩子,面对为了治病家里欠下的20万元债务,小董说他没有“资本”自暴自弃。
他幸运地等到了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沈阳的捐献者严婉静在丈夫的支持下给了小董第二次生命。
小董坦言,现在的自己对生活少了抱怨,更多的是正能量和宽容。
患病后遭遇多次初配成功又失败
2012年底,当时27岁的安徽芜湖小伙儿董明亮感觉自己没有食欲、没有力气,身上有淤青。“去医院检查的结果,说我患上了急性髓性白血病。”小董说,得到这个消息,比自己受到更大打击的是父母。
小董是家里的独子,患病时,父母的年龄并不适合进行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医院联系了中华骨髓库,希望能帮助小董找到适合移植的造血干细胞。“这期间有三四次初配成功的消息传来,可是后来,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功,比如捐献者得了结核病,无法达到捐献的条件; 还有进一步配型吻合度又不高的。”小董说一次次地对生活燃起希望,又一次一次地绝望。
父母为给他治病欠债20万 他选择坚强
小董说,这一次次的打击对他的影响不小,真是致命的。但是当看到因为他生病苍老了不少的父母,他觉得必须要坚强起来,好好活着。
“我知道父母背着我常常愁眉不展,但在我面前尽量强颜欢笑,鼓励我,给我打气。其实他们内心比我还痛苦。为了给我治病,他们向亲戚朋友借钱,家里已经欠了很多债了。”每每想到这里,小董会告诉自己,为了父母和关心他的人,也必须坚强起来。
沈阳捐献者获丈夫支持救了他
直到2013年7月左右,小董又一次被通知初配成功,经过了四个月的等待,终于在当年的11月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的移植。这次挽救小董生命的造血干细胞来自沈阳志愿者严婉静的捐献。
严婉静说当时接到沈阳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后,立即同意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配型。“我当时对捐献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但毕竟没有真正体验过,对于这种未知还是有点儿害怕的,还有一个顾虑是在老家的父母会担心我的身体。不过好在我爱人特别支持我。”当时孩子还小,可捐献需要住院一周左右的时间,丈夫特意将父母接到自己家来照顾孙子。
“因为这样,我们必须跟公公婆婆说实情,老人们担心捐献影响身体,也是反对的,我丈夫就多次给他们讲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他们也逐渐接受了”。
今年给“救命姐姐”寄信却石沉大海
在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医生告诉小董,手术效果特别好,几乎没有排斥的情况出现。小董的身体逐渐恢复,在手术后一年多后还回到了原单位继续工作。
“对于救命恩人,我一直想见她一面,我就知道是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姐姐,其他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小董一直努力跟中华骨髓库和红十字会方面沟通。
直到今年5月,事情才有了一点儿进展。严婉静收到了来自小董的信,是通过沈阳市红十字会转交到她手上的。
“我知道捐献后双方很难能见面的,我从来没奢望过能见到对方一面,虽然我很关心他的身体和他过得好不好。”严婉静坦言,这样一封信让她感受到了捐献是如此神奇。不过,严婉静并没有给对方回信,“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吧,我觉得我不是特别外向的人,再加上我比较懒,有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见面时小董激动得说不出话 用拥抱谢恩
一直没有接到“姐姐”的回信,小董不免有些失落,但并没有改变与“姐姐”见上一面的想法。不久后,他接到了红十字会方面的回复,将被安排和“姐姐”见面。
在昨日的活动现场,当终于可以见到“姐姐”时,小董还没上台已经紧张得不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当严婉静出现在他的面前时,小董用一个大大的拥抱表达了自己多年的感谢。
见面下台后,小董和严婉静两个人还交流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和进行移植时的感受。严婉静说自己印象深刻的就是捐献后睡了一大觉,小董乐了。而严婉静提到捐献要从静脉采集造血干细胞时,小董则关心地问她疼不疼。
“我们见面后还一起去逛了逛,感觉特别亲切,可能是我的身体里流淌着她的血液吧,我们拥有相同的血型。她就是我的亲姐姐,以后会保持联系的。”
小董写给严婉静的信:
最幸运的,这个世界还有个你
您好!
谢谢您的无私,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再次感受生命的美好,谢谢!
时间过得好快,都已经两年多了,现在我在生活方面已经基本回归了正常,回公司上班也一年多,爸妈现在特别开心。这一切都因你的慷慨和你家人的理解,感谢你们!
包括中华骨髓库的赵老师在内,很多人都说我幸运,幸运遇到那些真心待我的亲人、朋友……幸运遇到为我付出一切的父母,幸运生在了这个伟大的祖国,活在这么好的一个时代,最幸运的,这个世界还有个你,哈哈……
经过这一次,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缘分,移植到现在没有出现排异,据说,这种情况比较少。
特别希望能和你见一次面,我对你的信息了解得比较少,知道你比我大几岁。你若不嫌,我想认你做姐。若是觉得有什么不便,希望你能同我们见一面。对我来说,你是我生命中有特别意义的一个人,如果连面都见不着,会是我这一辈子的遗憾。
赵老师说,即便双方同意见面,也得等安排。所以,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
盼!
2016.4.20
对话
受捐者董明亮
面对生活多了宽容少了抱怨
记者:几次初配成功,但又止步于高配,面对这种希望到失望的反复打击,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董明亮:说实话,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原来可以这么坚强,到了那种情况我只能逼迫自己坚强起来。
记者:这种超乎你自己想象的坚强来自于你的家人?
董明亮:其实来自很多人。我的单位组织了捐款,我的亲戚朋友也一直给我打气,还借钱给我家。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我的父母,我是家里的独生子,我生病后对父母的打击最大,母亲跟着上火,还要照顾我,腰脱犯了,身体一直不好。我家在农村,没有房子可卖,为了给我治病,一直在四处借钱,所有的亲戚都借到了,我觉得我没有自暴自弃的资本。
记者:现在家里还有欠债吗?
董明亮:直到进行移植手术,我才知道父母为了给我治病,已经欠了20万的外债,所以我身体恢复后,就去打工赚钱,目前我们家还有大概5万元的欠款。
记者: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你觉得经历了这些后你有所改变吗?
董明亮:我觉得我看事情和以前不一样了,比较看得开,对生活少了一些抱怨,对人和事儿也变得宽容了。
捐献者严婉静
捐献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
记者:完成捐献后,你觉得身体受到什么影响了吗?
严婉静:没有,一切都挺正常的。
记者:那为什么直到现在也没有把捐献的事儿告诉在老家的父母?
严婉静:我觉得他们可能在观念上还是暂时接受不了,告诉他们,我怕引起他们的担心,我觉得他们还没准备好。
记者:见到小董,有什么感受?
严婉静:其实在来的路上,对于与小董见面我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但真的见到他了,我才真的兴奋和激动起来,用自己的捐献去挽救了一条年轻的生命,我再一次见证了生命的神奇。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 朱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