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茜茜
春节期间,一些市民在走亲访友、休闲娱乐之余,不忘慷慨撸袖,用无偿献血这个特别的方式,献出新年里的一份浓浓爱心。近日,记者从市中心血站获悉,1月27日至2月2日春节期间,共有130余位市民捐献成分血,位于太白楼附近的采血车的采血量更是较平时翻倍。
采血车内市民撸起袖子献爱心
春节期间,一些市民在走亲访友、休闲娱乐之余,不忘慷慨撸袖,用无偿献血这个特别的方式,献出新年里的一份浓浓爱心。近日,记者从市中心血站获悉,1月27日至2月2日春节期间,共有130余位市民捐献成分血,位于太白楼附近的采血车的采血量更是较平时翻倍。
街头采血车采血量比平时翻番大年初六一大早,市中心血站采血车陆续出发,驶向城区各个采血点。虽然天气寒冷,但爱心市民热情不减,纷纷撸起袖子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在寒冷冬日传递着爱的“暖流”。
昨日上午,在太白楼附近的无偿献血车旁,集聚了一群爱心人士。他们有的在填写献血表格,有的在排队等待献血。“正好来这逛街,顺便陪着家人来无偿献血。”市民时先生说。
据太白楼采血车的业务主管张宏介绍,太白楼采血车从大年初三就正常上班了,今年春节期间献血的市民明显增多,采血量比平时甚至翻了两番。“初三当天采血83人,初四采血92人,初五达到了113人。”张宏说,平时大家工作生活节奏比较快,一天下来也就采集40人左右,而过年放假有了空闲,在陪着亲朋好友逛街时,不少市民看到采血车都会停下脚步。从春节期间献血的人群来看,有过年归乡的农民工,有在外求学回家过年的学生,也有回家探亲的军人,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采血车后毫不犹豫地撸起袖子,为家乡人民奉献爱心。
假期最后一天献血,意义不一般
在市中心血站的机采室内,来自汶上的张春红和许多热心市民一样,正在撸袖献血。她告诉记者,为了能赶在假期的最后一天献血,早上7时她就坐上了汶上开往济宁的城际公交,40分钟的车程后来到济宁市中心血站。她认为,这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张春红出生在烟台,2015年来到汶上工作,从那时起她就开始了在济宁的献血之路。“我之前都是在烟台献血,以前都是献全血,从结识了济宁的献血朋友后,我也开始献成分血了。”张春红说,自己每次献血都会发朋友圈,一开始也有一些人认为她是在作秀,但在张春红看来,自己的行为只是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你看,距离我发朋友圈还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现在已经有30多个赞了,还有一些朋友的评论。”张春红说,来到济宁的两年时间,她已经献血29次,朋友圈的每一张照片都记录下了献血时的场景。如今,张春红的微信好友近700余人,烟台、济宁的献血群也有二十多个,在张春红的影响下,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好友成了无偿献血者。“我现在是济宁中心血站献血者协会汶上分会的副会长,现在不仅是自己经常献血,我也会鼓励发展我身边的人成为献血志愿者。2017年,让我们继续挽起袖子,献血救人!”张春红说。
市中心血站:呼吁市民多献成分血
“春节期间,无偿献血的市民明显增加,但根据临床需求量,目前成分血紧缺。由于血小板的采集时间长,对身体素质要求高,临床血小板仍有缺口。”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血小板主要用于凝血。一位成分血捐献者可以向病人提供一个治疗量的血液成分,不但快捷简便、临床效果好,比起手工汇集采集的方式,还可大大减少因输入多人份血小板产生的副作用。但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只有5天,临床上又多是急用,且血小板需求是由临床医生诊断后才能确定是否输注,这也给血小板的采集和保存带来了很大难题。春节期间,市中心血站每天机采成分血20余人,但根据临床需求量,至少保证每天40余人捐献成分血才可以。“呼吁身体素质达标的市民积极献血;希望捐过2次全血的,踊跃捐献成分血。”血站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