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将受捐者亲笔信读给冯玉荣听
“恩人,您好。记得当我查出淋巴癌的那一刻开始,我的人生彻底发生了改变。……虽然我们不曾相识,但是您义无反顾地把属于您身体一部分的骨髓献给了我,让我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渴望。”3月6日上午,安徽省立医院住院部11楼,当工作人员将河南受捐者亲笔信读给冯玉荣听时,现场的人都潸然泪下。
捐助前打针让她几天不眠
冯玉荣,今年41岁。从2008年开始,每年献血两次,一直坚持到现在。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冯玉荣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2016年11月,冯玉荣接到红十字会的通知,有一位河南淋巴癌患者需要捐助造血干细胞,冯玉荣的骨髓与患者的骨髓配型成功了。冯玉荣当即同意捐献。
紧接着,冯玉荣开始体检等一系列检查。3月1日,冯玉荣开始住进医院。
“3月1日开始,每天要打2针,打完针后,身体难受无法入眠。到现在都基本没怎么睡着。”冯玉荣躺在病床上,一边捐献造血干细胞,一边说着这次的经历。
医生说,一次采集需要4个多小时。因为骨髓采集致她的胳膊麻木,阵阵的抽痛和呕心感,让冯玉荣的面部时不时露出一些难受的表情。
受捐者亲笔信
一封亲笔信让她潸然泪下
“恩人,您好。记得当我查出淋巴癌的那一刻开始,我的人生彻底发生了改变。……”当工作人员将受捐者亲笔写信读出来时,在场的人都潸然泪下。
“每次别人听说我捐献造血干细胞,都很不理解,甚至言语特别激烈。”此时的冯玉荣已经流下眼泪,她说,“这一次捐献,瞒着父母,丈夫也反对。但是我仍要坚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也挽救了一个家庭。”(桂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