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煲家系列漫画 老唐
众议苑
麦嘈(时评人)
互联网经济、网络购物的兴起,不仅令实体店生意难做,冲击传统的商圈消费模式,而且还带来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街头献血的市民减少。南都记者近日从广州市血液中心获悉,高度依赖街头采血来供应临床的广州无偿献血,正面临着街头人流量萎缩的影响。“2015年,广州市无偿献血的总量中,有超过70%的献血量来自街头。而到了2016年,在总体采供血量都上升了5.9%的情况下,街头采血占比却出现了8%的下降”,广州市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表示,该中心正在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增加无偿献血的来源,以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量(据《南方都市报》)。
广州医疗资源丰富,大医院密集,病人多手术多,采血量和用血量均居全国前列。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广州七成血液来自街头采集,这个比例相对而言还是太高。街头采血,主要靠人流量来带动,一旦献血点附近人流量减少,势必影响全血采集。除此以外,市民逛街受天气和节假日等外围因素的影响。一旦进入寒冬季节,怕冷的广州街坊不愿出门,或者遇到大学放寒暑假,血库就频频告急,各大医院闹“血荒”。这种经常出现的季节性、阶段性缺血,假如与街头人流量减少造成的结构性缺血叠加,那么对急需用血的病人和医疗机构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说实话,假如是热心义务献血的人,他们会主动上门,到医院和血站献血。街头献血车和采血点,针对的更多是首次献血者,或者那些对献血这件事尚未有足够意识,需要创造条件、推一把,让他们尝一尝献血“头啖汤”的人。换句话说,不少街头献血者,在献血动机上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街头流动采血车,同时也是观念倡导的工作站??墒牵阒菔醒褐行恼饧改暝谑兄行纳桃低匦私ü潭ㄏ籽莸募苹雌灯涤鲎?,不仅属地部门不支持不配合,供水供电供网也得不到保障。商圈采血点本就不足,加上逛街人流量下降,形势相当严峻。
要从根本上解决用血紧张问题,可能还是要从调整献血形式的比例着手。集体献血是保障安全稳定血液供应的重要渠道,而广州市区、街道和单位组织的献血者比例常年不足三成,低于国内大城市平均水平??梢运?,集体献血比例上不去,血荒的问题就无解。但是目前阶段,集体献血的比例一时半会儿上不去,街头献血又处于“看天吃饭”的境地,那么第一,不妨从教育和提升市民意识着手,让更多人形成对献血的科学认知,根据身体状况养成义务献血的习惯,这是稳定和扩大义务献血来源的最有力保障。第二,街头采血,有没 有 可能 搞 搞新意思?吸 引 不爱逛街的宅男宅女,也能出门献血?
既然逛商场的人少了,广州的某些老商圈又衰落得厉害,那么增加街头献血自身的吸引力,是一个可能的思路。这方面,不妨参考日本经验。日本一些闹市区献血站的等候区域,可以看到各种动漫画刊和海报,还有年轻人喜欢的杂志和零食。东京的献血屋甚至提供免费的美甲和按摩服务。这些做法背后的思路是:把流动献血车变成年轻人的潮流前线,既然城市商圈衰落了,那么就把献血车变成流动的商圈。关键还不是各种噱头,而是以细心周到的服务 ,给 献 血者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广州这座城市,从来不缺爱心与正能量。但激发市民的爱心,需要各种软硬件的配合。广州市血液中心曾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提升无偿献血者的优待待遇。比如将无偿献血者纳入城市免费乘坐公交系统的人群,给无偿献血者更好的奉献奖励。如今街头献血“遇冷”,这些提议,也许到了排上有关部门议事日程的时候。
相关新闻:广州商圈人流量下降 街头献血市民也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