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记者走基层 | 节日看望器官捐献家庭:你们的大爱,我们记得
2017-10-02 22:06:12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晨辉 通讯员 王晨

\

江干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小阮送上证书

“你们的爱心和善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节日里,向你们表达最诚挚的祝福。!”握着器官自愿捐献者家属阮先生的手,杭州江干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眼里闪烁着泪花。

器官捐献是将大爱将生命延续,而这些付出大爱的人,大家也未忘记。今年的十一长假,杭州各级红十字会与爱心志愿者一起,集中看望、慰问辖区器官捐献家庭,送上节日的祝福。

10月1日下午,记者随杭州江干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起,走访了两户器官捐献家庭。

在采荷街道芙蓉社区器官自愿捐献者阮先生略显陈旧的家中,江干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他父亲的大爱表示感谢。今年9月14日,59岁的阮先生病情持续恶化,陷入无意识状态,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依靠机器和药物维持,主诊医生告诉阮先生的儿子:“病情已不可逆转了,你要有思想准备。”

浙江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叶青试探着询问儿子小阮是否愿意器官捐献、挽救很多深受病魔折磨的生命时,他沉默了许久,作出了一个艰难而又伟大的决定:“爸爸这辈子挺苦的,也很乐观,我工作后原本可以让他享清福,但他却病倒了。希望能通过器官捐献,让父亲的生命用另一种方式延续!”在红十字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小阮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表》上郑重的签下了名字,他父亲的肝脏在浙一医院成功移植给一位终末期肝病患者,实现了大爱的传递。

采荷街道双菱社区的吴大伯和红会工作人员已经是老熟人了,从去年12月电话咨询算起,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已经累计上门服务4次,从政策解读到配套服务,从自己就医到孙辈就学,从科学养生到自愿捐献,年龄相差40岁的两辈人由红十字结缘,也成为了“忘年交”。

“吴大伯,您好啊,我们今天来看望您,祝您节日愉快、身体健康!”江干区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葛一云进门就热情地和吴大伯聊了起来。“来来来、快进屋,辛苦啦!”吴大伯热情地把大家迎进了屋,并拿出了水果招呼大家一起吃。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吴大伯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从大伯平静的表述中,大家对那段苦难历程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对国力增强、飞速发展、成就巨大的祖国深有感触,大家共同祝愿祖国生日快乐、更加繁荣昌盛。

\

2015年以来,杭州江干区完成人体器官(遗体、角膜、大脑)捐献16例,其中2016年8月,江干区26岁青年因车祸重症不治、在生命最后时间家属决定捐献器官,在浙一医院,肾、心、肺、肝等5台大器官移植手术同时开始、全部成功,创下了国内移植史记录,同时也为五名被病魔折磨的终末期患者带去了新生。今年9月,江干区各界人士爱心接力、帮助角膜捐献志愿者刘苹的龙凤胎子女顺利就近入学,了却了她的心愿,同时也感动了整座城市。

杭州江干区红十字会也将“全程生命关爱”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每年由会长带队上门慰问人体器官(眼角膜、遗体)捐献者及家庭,为每一名捐献者建立“一人一档”从而动态掌握捐献家庭情况,帮助捐献家庭解决就医、廉住房申请等实际困难17个,连续五年邀请捐献者及家属参加“江干区新年音乐会”。通过系列举措的推进,一份份关爱从党和政府及社会爱心人士手中及时送到每一位捐献家庭。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