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创业20年成“明星理发师” 立志助残,免费带出200名残疾人徒弟
“明星理发师”宋忠桥
从肢体残疾的理发师傅,到在世界大赛中频频得奖的美发培训学校校长,再到免费带出200名残疾人学生的资深义工,老家蔡甸,在汉创业二十多年的残疾人宋忠桥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三级跳。
国家一级形象设计师,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裁判员,全国技术能手,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些荣誉让宋忠桥更迫切地想用自己的全部能力,为残疾人呼吁得到更多的机会。
5月3日,武汉市第十七届劳模名单公布,宋忠桥光荣上榜。昨天,宋忠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曾屡屡碰壁 靠学理发找活路
昨天上午,在位于武昌区烈士街的武汉“精英美发中心”店里,几个徒弟围着宋忠桥,学习在“头模”上把长发“分区”。 52岁的宋忠桥拄着拐杖忙前忙后,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说到当初学习理发的初衷,他很直接:“我要吃饭啊。”
宋忠桥是蔡甸人,2岁时,因为小儿麻痹症右腿落下残疾,至今都离不开拐杖。20岁时,他考上了老家的邮局,因为残疾被拒绝;好不容易进了供销社工作,又遭遇到了下岗。
“我想做个体面的工作,但体面的工作都不要我。”宋忠桥苦笑。他去广州学了半年理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结果回到武汉还是没有一个店收他。最后只好借钱在汉口宝丰路附近租了一个6平米的小门面,专门给社区的老人剪头,但不到半年,这间铺子也关门了。
征战各类国际大赛 证书装满三大箱
初次创业失败,宋忠桥又继续到广州学习了半年,回汉后重新在汉阳开了一家理发店,把服务对象定位为中青年人。
1999年,他参加了湖北省职业技能大赛美发项目的比赛,拿下了亚军。此后,几乎每年都会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相关比赛,每次不是冠军就是亚军。在美发业内,宋忠桥的名气越来越大,收入也越来越高。
2014年,宋忠桥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法兰克福举行的国际美发omc世界杯冠军大赛,在这个被誉为“美发界的世界杯”上,成为中国首位参加该赛事的残疾人选手;2016年,omc比赛继续在韩国首尔举行,包括他在内的四名队员凭借一款国内最高技术水平的“男式波浪发型”,成功晋级8强,今年,他还将继续带队去巴黎征战。
宋忠桥家里摆满了各类比赛的奖杯,获奖证书装了整整三大箱。对于曾屡屡因残疾碰壁的他而言,这些都是一种证明,“这些事我一样能做好!”
免费带出200多名残疾人徒弟
从默默无闻到频频获奖,宋忠桥应邀在省内多地的美发学校当过近10年老师,教了几千名学生。2008年他重新回到武汉,办起了自己的美发培训学校,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免费培训,其中200多人是残疾人。
目前,宋忠桥在汉阳和武昌共开了四家店,有20多名工作人员,几乎全部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其中一大半是残疾人。
姜文诚是宋忠桥2011年收的一名非残疾人徒弟,是其他学员眼中的“大师兄”。“当时我慕名来跟师傅学理发,他这里培训学院不收费还包吃包住,但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愿意当义工,一个是能够和残疾人当朋友。”
姜文诚眼中,师傅是个有大爱的人。除了手把手带徒弟,帮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十几年来,宋忠桥还始终坚持带着徒弟们做义工,在武汉市许多社区,免费为居民剪头发。他还计划今年要继续走进100个社区,目前已经完成了三十多个,还打算在老家蔡甸资助一些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
扶持残疾人徒弟创业就业
宋忠桥带徒弟,要求他们每年必须和自己一起参加省内甚至全国的各类专业比赛,“必须拿奖!”目前4个店的二十多个人,一大半以上都在省级比赛中获得过前三名,去年,湖北省职业技能大赛美发项目中,前三名全都是他的学生。
“残疾人学技术本来就很难了,如果不学得比别人好,更没机会。”学成出师的学生,他还会专门提供1万元的创业基金。拿过省冠军的残疾人学员王崇波,现在在广州工作,月收入6000多元;许国云夫妻双残,丈夫肢残,妻子聋哑,生活拮据。经半年培训后,两口子在汉阳火车站附近租下一间门面,在宋忠桥的扶持下开了一家美发店,月纯利润5000余元,一家人生活得到改善。
宋忠桥说,自己一路走来,得到了省市残联和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他也希望能够借着自己的力量,帮助残疾人学生独立自主,找到自己的位置。
武汉晚报记者陈玲 实习生吕思琪 通讯员杨士启 黄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