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武汉等14座城市开始发布空气质量周报
图为近年来,武汉的空气质量明显提升 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士峰摄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通讯员余洋
空气是一种玄妙的东西,看不见、摸不到,但地球上的生命都依赖它生存。它的质量好坏,跟你我息息相关。
199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14座城市开始发布空气质量周报。从此,空气质量如同天气预报一样,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空气数据发布
武汉走在前列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武汉市就开始进行空气质量监测了。”前日,武汉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楚天都市报记者说。当时,包括武汉在内的国内首批10座城市,启动空气自动监测试点。1993年,空气质量数据开始上报国家,如 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总悬浮颗粒物)数据等。1997年6月起,空气质量周报面向公众发布。
当时的周报,是上一周空气质量总体情况的报告,存在一定滞后性。随着技术进步,2000年6月5日起,实行空气质量日报。2001年6月5日起,实行空气质量预报。
2013年1月1日,武汉市开始正式发布空气质量实时数据。系统数据更新频率为每小时一次,9种指标分别为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PM2.5、PM10的1小时平均值,臭氧8小时滑动平均值,PM2.5、PM10的24小时滑动平均值。
该负责人说,从周报到日报再到实时报,以及对未来3至5天的预报,武汉的空气质量发布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雾霾普遍增多
引爆公众关注
刚开始,普通市民大多对空气质量发布并不怎么留意。直到雾霾出现,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呈现爆发式提升。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热词。“那一年,国内普遍出现雾霾增多现象,尤其是1月。”武汉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据分析,冬季本是北方采暖高峰期,空气中的污染物相对较多;同时,那一年出现极端气候,静稳天气增多,空气流动性差,加剧了空气污染程度。
雾霾的主要成因,是空气中的PM2.5浓度过高。武汉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监测PM2.5,当年底开始正式发布10个监测点的PM2.5数据??掌柿糠⒉家灿葾PI(空气污染指数)调整到AQI(空气质量指数)。“上世纪90年代,空气污染的类型跟现在不太一样。当时主要是煤烟、尘土等大颗粒污染物,现在则是复合型污染物。”该负责人介绍。
如今,查看空气质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记者街头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其中12位表示经常查看空气质量数据,11位表示空气质量对生活有明显影响。如果空气质量不佳,他们会减少出门,健身也会在室内进行。
家住汉口永清街的杨女士,每天早晨都会打开手机中的APP,查询天气和空气质量情况。“如果空气质量不好,我就会给家人准备好口罩,上班前关好窗户。”她说。“以前发布的数据没人看,现在是人人盯着看。不光盯数据,关于空气污染的投诉也明显增加。”武汉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公众监督既给相关职能部门带来了压力,也有力推动了环保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促进了全社会环保观念的提升。
监测数据显示
空气越来越好
空气好不好,数据来说话。
数据显示,每一年武汉市空气质量最好的季节是夏季,气温高、风速大、空气对流运动强等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秋、冬季则是雾霾发生次数最多的季节。“比对多年来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武汉的空气质量近些年来改善明显。”武汉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二氧化硫浓度,以前为60至70个浓度单位,现在降到了个位数;PM2.5、PM10数值也明显下降。“这说明,通过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排放标准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空气质量提高,市民有切身感受。比如:在道路保洁、扬尘治理方面,以前武汉很多工地没有围挡,一施工就尘土飞扬;现在这种情况基本没有了。再比如:禁鞭之前,每年除夕,武汉的空气指数都会爆表,其影响要两三天才能消退;禁鞭之后,春节期间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该负责人说。
武汉在空气治理上下了大功夫。据介绍,武汉大气污染防治的各个职能部门,每小时都会收到最新空气质量数据,哪个区出现空气质量异常,如PM数据突然增高,就会立即排查原因。此外,每天有人24小时在马路巡查,还有专人在各区流动排查等。
随着环保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企业或个人对环保工作的配合度也在不断提高。每当武汉出现蓝天,大家就会拍照上传朋友圈,这也是公众环境意识提升的一种证明。
想要环境美好
人人从我做起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谁不向往?
环境问题终究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发布空气质量报告的作用之一,就是提高公众对环境的关注,积极防御污染、改善环境。对此,每个个体都应尽一份力。“从监测数据来看,这些年来,氮氧化合物的浓度一直没有明显下降,这与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有关。”武汉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所以我们一直呼吁,大家出行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减少开私家车的次数。”
还有,夏天将空调温度打高一摄氏度,既可节约电能、减轻能源生产负担,也能减少排入空气中的污染物;养成节约习惯,衣食住行方面不浪费;减少塑料制品、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做好垃圾分类……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都是有效的环保行为。
环境问题,看似庞大;空气质量,貌似抽象。但就算如此,我们也不要因为个人力量微薄,就不去努力。如果每个人都改善一点,涓涓细流也能汇成浩浩荡荡的环保大河。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都要做行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