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 7月5日晚,两艘载有中国游客的游船在泰国普吉岛附近倾覆,造成了47名中国游客不幸遇难,在无数人对这起事故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们更要提醒自己在旅行中增强自我安全?;ひ馐丁N?,长江日报记者整理了近期各国旅行注意事项,如果你将要出国旅行或正在国外旅行,一定要收好这份旅行安全地图,做好安全防范。
食品安全类
美国33州暴发沙门氏菌疫情
据美疾控中心数据,日前,美国33个州暴发了沙门氏菌疫情,已造成100人感染,其中30人住院治疗。此次疫情的始作俑者可能是家乐氏公司生产的一种含有沙门氏菌的蜂蜜口味麦片,目前仍然有一些零售商在销售这一产品。
症状:人感染沙门氏菌后会出现发热、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病情往往持续4天至7天,严重时会死亡。
防范:千万不要食用任何家乐氏蜂蜜口味的麦片。如果家里有这种麦片,可以找商家退款,储存过这种麦片的容器需用热肥皂水清洗后才能继续使用。
人身安全类
南非社会治安不佳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非领事馆提醒,南非社会治安不佳,抢劫、偷盗事件常发,游客要高度重视安全。
防范:做到夜间少外出,外出不久留,钱财不外露。遇当地民众集会、游行、示威,应立即绕行离开,切忌上前围观拍照。避免前往可能发生游行、暴乱的人口密集区,勿到贫民区参观、游逛。路遇乞讨人员,须保持警觉,不可随意开车窗施舍和攀谈。
蚊虫叮咬类
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严峻
近期,上海瑞金医院连续收治了3例登革热患者,均为泰国旅游归来。7-9月是登革热发病的高峰期。
症状:登革热病毒是通过伊蚊(斑纹)叮咬进行人体传播,被带病毒蚊咬中一周左右会出现突发高热,持续3-7天,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或皮疹等,还可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防范:目前登革热尚无疫苗,只能从防护上入手。最好的防蚊方法是撑蚊帐、穿长袖长裤,其次是蚊香、防蚊液、杀虫剂、灭蚊灯等。有条件的尽量住有空调的酒店,减少在野外蚊虫聚集地逗留的时间。
动物感染类
肯尼亚和南苏丹暴发裂谷热疫情
日前,肯尼亚和南苏丹暴发了裂谷热疫情。
症状: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器官或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食物传播,也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潜伏期为2至6天,临床表现为发热、肌痛、关节痛、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颈项强直、畏光、食欲不振和呕吐,重症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剧烈头痛、嗜睡、昏迷、黄疸、呕血、便血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防范:避免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器官,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食物,避免蚊虫叮咬,发现有相关症状的,应当立即就医。
自然灾害类
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雨季自然灾害频发
目前泰国、越南、印度、菲律宾正值雨季,气候复杂多变,台风、洪水、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
防范:务必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和旅游产品,拒绝参加“零团费”团,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备好药品及购买必要的医疗、人身意外等保险。同时,密切关注当地天气、海浪预报,切勿在台风和自然灾害发生期间出行,如遇到大风大浪的恶劣天气,不要心存侥幸出海。此外,要加强卫生防护、注意疾病预防,如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请立即就医。
见习记者李玉莹 整理 来源 新华社、外交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