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徐汉雄
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镇彭家垅村有一棵马尾松,系林业部门挂牌?;さ墓叶豆攀鳎延?00多年历史,近来遭受病害困扰,当地村民心急如焚,省市县三级林业部门专家闻讯前往会诊抢救。(据9月11日《楚天都市报》)
树下即门前,树古棠阴在。中国人的成长记忆离不开树木,无论是现代化的都市,还是古朴的乡村,门前屋后,树木丛生,树影到侬窗,枝头叫归禽,一派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而在乡村,这种印记就更为突出,不少村口都有大树挺拔环绕,看到古树,便是看到了故乡。树是感情的载体,也是乡愁的化身,记住大树,就是记下了乡愁。
村民们说,祖辈从浠水迁来,这棵树就是那时栽的,已有数百年历史。村里世世代代都护着这棵树,树也守护着村庄,看着他们一代一代生生不息。著名报人梁衡曾专门寻访有故事的古树,为树立传,也是为文化立碑,为祖先的历史存照。他认为记录历史有三种形式:语言文字、文物和古树。而这三种中,只有古树是有生命之物。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比人活得更长的只有古树。古树既是一个活着的历史坐标,也是一个有生命的地理坐标。
古人云,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树与人共生共长,年轮所刻录的,是一代代人顽强不屈的生存壮歌,?;す攀?,就是?;の颐亲约旱睦?,?;の颐堑木窦以坝氚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每一个故乡,都有这样的文化符号与生存之根。
我们欣慰地看到,彭家垅村这棵古树,牵动着省市县三级林业部门专家。这种“树在深山有远亲”的牵挂与关爱,反映了全社会对?;す攀髅镜目晒笕鲜叮好挥幸豢檬魇巧钤诠碌荷希馄恋氐拿恳豢檬鞫加胛颐窍⑾⑾喙?,一树有难,当八方支援。更令人欣慰的是,全省超过78万株古树名木,基本上都采取了挂牌、围栏、护坡、装避雷针等?;ご胧涫底ㄈ丝垂?。
记得先人手自栽,森然千尺尽成材。翠线结作思人树,他日儿孙岂忍摧??;す攀魅巳擞性穑该恳豢霉攀鞫寄艿孟硖炷?,成为我们不老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