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聚焦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
长江日报讯(记者黄琪)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10月5日晚,在央视《焦点访谈》推出的《奋斗新时代 到西部去教书》节目中,以较大篇幅聚焦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
徐本禹2003年考取母校研究生后,选择了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岩洞小学与大水乡大石村大石小学支教。2005年,华中农大“本禹志愿服务队”成立。
在2013年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之际,华中农大“本禹志愿服务队”收到了来自中南海的一封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肯定了服务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勉励他们弘扬志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5年过去了,华中农大“本禹志愿服务队”如今怎么样了?他们如何传承徐本禹的志愿精神?10月5日晚,央视再次聚焦。最新数据统计,华中农大“本禹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人数超过4.5万名,公益项目涵盖支教、扶贫、环保、关爱特殊群体等等,志愿服务遍及鄂、黔、滇、闽、冀五省。
华中农大“本禹志愿服务队”旗下包括研究生支教团、红杜鹃爱心社等一大批特色志愿服务队。一届又一届成员接过徐本禹传递的爱心接力棒,将青春挥洒在贵州和恩施的大山里,为大山里的孩子插上希望的翅膀。
多位“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表示:“总书记的回信鞭策我们不断前行”。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的张贵礼是该校2012届毕业的本科生,也曾是“本禹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回忆:“2008年刚入学军训时,徐本禹老师到我们的军训场地表演节目,那个时候我就渴望像他一样到西部去支教。”
2012年至2013年,张贵礼赴贵州省毕节市支教一年。他和同一批的志愿者们想方设法地改善当地小学条件,他们在政府和爱心企业的帮助下,将当地小学从岩洞里“搬出来”,为孩子们建澡堂,给学校牵上了互联网,定期将深山里的孩子接来武汉,让他们见识大山外的世界。
华中农大企业管理专业研二学生宋明亮是“本禹志愿服务队”第12届成员。2016年至2017年,他和其他三位同学在恩施建始县最偏远的小学之一——官店镇摩峰中心小学支教一年。
宋明亮说:“官店镇是华中农大的教育扶贫定点地区,以前的摩峰中心小学教室破旧,学生和教师没有公寓楼,后来在学校和爱心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该校建了新的教室、公寓楼、图书馆。支教那一年,我们完全沉淀下来,一心为了学生,他们的进步让我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