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库十周年感恩纪念活动今日举行
汉网讯(通讯员 敖盼盼)10月20日,由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库、爱眼公益基金会、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共同举办“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救助暨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库10周年感恩纪念活动。百余位角膜捐献者亲属、角膜受捐者、红十字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汉口爱尔眼科医院,深切缅怀在生命最后时刻做出大爱选择,用爱心点亮光明,为角膜盲症患者送上了珍贵生命赠礼的眼角膜捐献者们,共同宣传推动湖北省眼角膜捐献与移植事业健康发展。
武汉爱尔眼库10年爱心传递光明 眼角膜捐献者事迹感动全场
用爱心点亮光明,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库行政主任明维介绍眼库十年发展历程。
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库自2008年9月成立以来,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与不断的发展,已签署角膜捐献志愿书1000多份,成功实现角膜捐献439例,帮助一千余位角膜盲症患者重见光明。
活动中,当捐献者家属在看到自己亲人生前的影像资料出现在大屏幕上时,情绪都很激动,感觉到自己的亲人并没有真正离去,他们还能看见,只不过换了种方式延续着生命。眼角膜捐献者家属代表李文宁、卫瑞云上台发言时,几度哽咽,全场为之动容。她们表示,受亲人影响,自己也将在百年后捐献眼角膜,延续光明。
捐献者和志愿者中不乏夫妻捐、全家捐、组团捐等特殊感人事迹,光明的火种成为了不死的眼睛,点亮了更多陌生人的人生,“一生光明 值得托付”已成为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库在湖北地区有口皆碑的形象。
18年在昏暗中度过 角膜移植让视界恢复了色彩
《爱的奉献》、《感恩的心》唱出捐献者和受捐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今年40岁的王震因患有双眼角膜营养不良,自18岁开始双眼视力从1.5下降到0点几,看东西没有立体感、无法分辨色差,看到的世界是黯淡的,生活和工作如同噩梦一般,陷入了无尽的烦恼。经多方问诊、打听得知,想要提高视觉质量只有通过角膜移植手术,王震便下定了决心做手术。
2014年5月,王震在汉口爱尔眼科医院登记了角膜移植,仅仅两个月后就做了右眼板层移植手术。“当角膜换上去的那瞬间,就感觉到光线的明亮,心里也亮敞了。”王震激动地说。他迫不及待地在两个月后又做了左眼角膜移植手术,术后,王震看到的世界恢复了立体和色彩。虽然没有机会身后捐献眼角膜,但他表示会劝导身边的人积极加入到角膜捐献的队列中来,让更多人的人重见光明。
“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救助湖北省正式启动 角膜盲症患者复明有望
角膜移植不仅让一条生命重见光明,更是挽回了一个家庭的幸福。
“不想活只想死,走路一走一倒,不能做事还要花钱。”今年年初,58岁的刘金姣因患有“双眼角膜基质炎、角膜穿孔”导致双眼突然失明,她对家庭经济情况的清楚胜过了解自己病情。刘女士不想拖累家人,一度想要放弃治疗。幸运的是,来自仙桃的她遇到了汉口爱尔眼科医院院长曾庆延,在了解到病人的家庭情况后,一边为她申请“你是我的眼——贫困角膜盲症救助”减免手术费用,一边帮她火速联系新鲜角膜供体安排手术??悸堑剿鄄壳榭霾蝗堇止刍够加刑悄虿?,手术很复杂,曾庆延院长团队精心制定治疗方案,手术圆满成功。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刘女士的一只眼恢复相当视力,生活可以自理,对生活又重燃了希望,她说有信心等到儿子结婚那一天。
据了解,中国有400-500万角膜盲症患者,其中绝大多数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但我国每年实施角膜移植手术仅5000例左右。除了角膜供体匮乏之外,贫困也是制约众多角膜盲症患者无法得到救治的重要原因。
为了帮助这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由爱眼公益基金会发起“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患者公益救助计划”,由爱眼公益基金会进行手术援助,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的武昌医院和汉口医院作为本次救助的医疗承接方,为湖北及中部地区角膜盲症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及角膜移植的机会,并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
爱眼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志坤先生、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病事业部总监贺前龙先生、武汉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办公室孟小玲女士和张璐芳女士、汉口爱尔眼科医院CEO特别助理孔娟院长、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库执行主任/汉口爱尔眼科医院曾庆延院长、汉阳老年大学“留爱小组”部分成员及部分眼角膜捐献志愿者、角膜捐献者家属和眼角膜移植受捐者们参加了今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