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老人她跑得飞了起来
事件
10月8日,在3号线后湖大道站厅手扶电梯处,一位六旬大爷乘坐电梯时没站稳险些滑倒。值班员周淼远远看到后,拔腿就跑,飞奔到大爷面前按停电梯,救起大爷。她飞快掠过的身影,在视频里速度快到模糊成一道黑影。
反响
这位“狂奔的小姐姐”迅速红遍网络,新华社、人民日报纷纷转载,这一“武汉地铁正能量”的阅读量瞬间10万+。
一段“最美文字”助失聪老人顺利出行
事件
10月18日,在1号线古田一路站,一位七旬失聪老人不知如何乘坐地铁,正在值勤的地铁实习生叶梦婷了解情况后,顺利安排好老人上车,且把老人的乘车方式写在纸条上,请遇到老人的其他人给予帮扶。
反响
叶梦婷的文字被新华社、人民日报转发,武汉地铁又一件暖心事儿,又一位热心的人被全国网民熟知。
地铁小哥借4元钱帮买票妈妈手写长文还钱
事件
9月5日,一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在1号线大智路站乘车时,乘车卡里没钱了,值班员王俊帮他买了一张4元的地铁票回家。两天后,车站收到了小孩妈妈的手写长文感谢信,归还了4块钱。
反响
事件经新华社官方微信转发,阅读量达到10万+。
199座车站,288公里线路,在忙碌的武汉地铁线上,总有那么一群身着“梅花红”制服的年轻人,每天努力为乘客提供温暖的服务。
他们的“正能量”,如同“梅花红”制服一样,不仅温暖了车厢,还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光亮。
“坚持做好每一件身边事,就是职责所在”
武汉地铁“梅花红”用责任温暖城市
每座城市的地铁都是观察这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
武汉地铁制服的颜色是梅花红,它近期频频出现在中央媒体的新媒体报道中。有的是奔跑之快几乎看不清脸的红色人影,有的是双臂顶住老人的红色马甲,有的则可能是在合力帮一位突发疾病的乘客,也可能是蹲下身子关切一个和母亲走散的孩子……
这些“梅花红”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绘出一个个让全国网友动容的“暖”字。写成一个“暖”字,是武汉地铁人多年持续推进“微笑服务”和“日行一善”的结果,有温度的服务令整座城市变得温暖起来。
用责任温暖出行路
随着武汉地铁客流的不断攀升,乘客对服务质量和乘车体验的要求日益提高,武汉地铁人通过一系列举措让“知你心忧,懂你所求”的服务理念延伸到最末端的地铁车站、车厢里,进入到乘客的心坎里去。
“十星级文明窗口”创建、“发现最暖地铁人”“传递地铁正能量”等特色的主题活动的开展,引导大家崇德尚礼、日行一善,用善心温暖出行路。几年内,武汉地铁涌现出以“最强站长”姚婕、“保电大师”孙宏杰、“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李晶等一批先进典型。在这些典型的示范效应下,越来越多的地铁人加入到为乘客贴心服务的队伍中来。
2018年7月4日,地铁汉口火车站的工作人员王晓舸上前讯问一位在站厅徘徊的男性失明乘客时,对方一听他的声音立刻说:“小伙子又是你呀!”原来王晓舸多次帮扶过他,他便记往了这个小伙子的声音。王晓舸正是武汉地铁“最强站长”姚婕带出的徒弟。
“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做好每一件身边事,就是职责所在。”王晓舸说,师傅是这么教的,他和同事们,也是这样学的。
让爱升温传递更多正能量
武汉地铁人还创新策划“让爱升温·传递地铁正能量”服务品质提升项目,如“末班车等候服务”,即末班车司机在车门都关闭准备离开时,如果看到还有乘客匆忙赶来时,会再次打开车门,让乘客上车。如此贴心服务,从点点滴滴的小善开始,逐渐丰富行善内容,将大善大德通过地铁传播得更远更广。
这些做进乘客心坎里的热情,让乘客出行的幸福感增强,获得感也更加明显,大家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武汉地铁“用善心温暖出行路”的服务理念,带动全社会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风尚。
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那带着热量的“梅花红”梅花色,将持续温暖武汉地铁,也将温暖整座城市,更会温暖全国网友的心。
地铁暖心事不断涌出
受到中央媒体的关注,全国网友的点赞,对武汉地铁人而言绝非偶然。“微笑服务”品牌的创建,“日行一善”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武汉地铁员工向上向善、拾金不昧、急人之难、扶危救困等美好品质不断在地铁里传递,涌现出“地铁姐姐”“最美背影”和“盲人拐杖”等好人好事。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专门介绍了武汉地铁发生一件暖心事。一位六年级小学生坐地铁上学时,因刷卡余额不足又没带现金急得团团转。车站工作人员及时借给她两元钱买票。这个孩子还钱时称帮他的小姐姐是“救命恩人”,“否则就迟到了”。
1号线由于建设较早,一些站点没有设置垂直电梯,行动不便的乘客上下有困难。以利济北路站为代表的沿线5个车站,向乘客发放“爱心预约卡”,需要帮扶的乘客只需要打车站电话,车站工作人员会去迎接,或帮老人搬轮椅,或帮带孩子的妈妈抬婴儿车,或搀扶看病乘客。
撰文:郭佳 王桂苹 常敏 袁永华 图片由武汉地铁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