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记者王希文)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之前曾说,国际社会不用为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决心和政策担心。如今,3年过去了,有人担心中国政府在经济下行压力上升的情况下,会放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环保措施的担忧,对此,解振华11月26日表示:到2017年底,碳强度已经下降了46%,提前3年实现了40%-45%的上限目标。
?;せ肪呈谴蠊脑鹑蔚5?/strong>
美国加州刚发生的森林大火,让我们看到了极端气候不仅危害了发展中国家,对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造成了巨大影响和损失。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各国都应同舟共济,各尽所能,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努力。而应对气候变化所彰显的则是人类要走绿色低碳发展、创新的路径和模式。
解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习近平主席已经公开承诺,我们要百分之百地兑现我们的承诺。现在不仅是兑现承诺的问题,习近平主席讲,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让我们做,是我们自己要做,这是中国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と死?、?;さ厍?,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担当。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其他国家的立场、态度有什么变化,中国会始终坚定地、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协定》。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 我国曾承诺的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蓄积量要增加13亿立方米。而早在2017年底,我国的碳强度已经下降了46%,也就是说提前3年实现了40%-45%的上限目标;可再生能源,已经占到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3.8%,距离15%还有一点距离,但解振华表示,2020年这个目标肯定能完成;我国的森林蓄积量已经增加了21亿立方米,也超额完成了2020年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实现,为实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争取为提前完成目标奠定了基础。所以尽管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这个目标和决心是不会改变的。
我国碳交易市场全球最大
据解振华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也促进了我国高质量的发展。从2005年开始,中国累计节能量占了全球50%以上(这是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另外,我国发展的可再生能源规模也是最大的,已经达到6.5亿千瓦的装机量,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28%左右。最近五到六年,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整个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成本大大降低,这对世界发展可再生能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植树造林方面,中国是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了22%,森林蓄积量已经超额完成了2020年的任务。另外,中国启动的全国碳交易市场,从世界范围来来看也是做得比较早的,除了欧盟之外,其他都是一些局部的、地区的。因此,不但我国启动碳交易市场较早,而且我国的碳市场所涉及的排放量和交易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目前,欧盟的碳交易量是 17亿吨,而我国将近30亿吨。
另外,我国建立的南南合作基金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到目前为止已和34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赠送给他们一些减缓和适应的物资,并对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近千名官员、科技人员开展了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融资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现在已初步走入了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措施、行动以及成效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