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志愿服务重在“有质量”
2019-02-23 00:33:00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近年来,随着群众互助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文明思想的广泛传播,志愿服务在国内呈现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活动丰富、成效显著的良好发展态势。
  
  但也应客观看到,目前志愿服务中“走过场”“讲形式”,应付差事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依然存在。我们绝不能因为志愿者登记数量庞大就沾沾自喜,自认为志愿服务已经发展完善,而应树立“不仅要增量,更要增质”的清醒认识,在坚持鼓励培养更多志愿者的同时,着力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坚持用“有质量”的养料浇灌志愿服务的热土。
  
  提升志愿服务质量,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志愿服务具有“自愿”属性,需要群体和个体的主动参与。不宜将之作为行政评价手段,与单位、个人的行政业绩进行挂钩,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不但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发挥不出服务的效果。要转换硬性考评为软性激励,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和相应激励机制,唤醒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热情。
  
  提升志愿服务质量,要打造过硬的服务品牌。一个好的品牌就是一面旗帜,对于鼓励和激发人们参与志愿服务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应该建立相应扶持计划,着力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品牌,发挥带头示范效应。
  
  提升志愿服务质量,要设立完备的激励体系。要维系志愿服务团队的正常运转,需要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可以建立自上而下、相对统一的激励体系,设置一定的奖励手段,让服务质量好、服务次数多、品牌影响大、吸纳人数多的志愿服务团队获得持续支持,起到激励先进、带动全局的辐射效果。
  
  提升志愿服务质量,还需要鼓励专业人才参与。很多志愿服务专业性强,并不是一般人员可以完成,如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参与。对于专业人才的吸纳,有必要建立长效机制,不仅要依靠志愿者队伍,政府部门和专业人才机构也要积极参与,形成一套有效的人才保障机制,才能确保志愿服务的质量。
  
  志愿服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方式,一定要坚持“量”“质”并举,让国内志愿服务借鉴国际志愿服务理念,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

作者:皆独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