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的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心态是焦虑的。为何如此呢?源于塑造。因为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强迫型的社会,强迫一个活生生的人,进入到一个“大格子”里,而压抑或者隐没自己的天性,限制或者放弃自己的自由。
具体来说,太多父母,是有着“望子成龙”心理的,一切的焦虑和对孩子的不信任,都源于此。
我们太注重“术”,所以我们的眼界被限制了,就有可能忘记“本”;我们太注重“生存”,追随着社会的喧嚣而让自己的心思浮躁,所以我们就忽略了“生活”。
静夜冥思,我们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呢?我们想要我们的孩子,拥有怎样的“心灵”和怎样的“生活”呢?
反观人生的经验和生活的阅历,参照宇宙的道义和自然中的万物,我们不得不回溯到学习和生活的原点进行思考,那就是: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学习应该有着怎样的状态?
因此,我们想说的是,我们的孩子,他想要的那样就是他喜欢的那样,他喜欢的那样就应该是我们为人父母者希望的那样!
小孩子,开窍是早晚的事,作为父母的,要欣赏这种成长的过程,不能着急。你看大自然里,那些小草小树的生长,人家都不着急。爱长啥样长啥样,爱长多少长多少。这样多美啊,这样多好啊,没有压力,顺其自然,孩子也能体会到成长的喜悦,我们作为父母的也有心情和耐心享受这样的生活。
改变一个观念,也欣赏我们的孩子,赞美我们的孩子,自由我们的孩子,宽容我们的孩子,也就等于欣赏、赞美、自由、宽容我们自己。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从此就会朝霞满天、青春常在。(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