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一个老环卫的最后一班“岗”
2014-05-02 18:56:30 来源:汉网

\

\

汉网消息(通讯员 易先云 顾丹 摄影 肖敏) “五一”小长假三天,全市3万余环卫工人忙碌了三天。在这支“城市美容师”的队伍里,一个马上就要退休的老环卫每天来到马路上,带领他的职工们清运窗口地带、主次干道和居民区的生活垃圾,为市民和外地游客创造洁净、舒适的节日环境。每天凌晨3时许,他就走出家门,骑着电瓶车,打开对讲机、在一元片区巡查路面卫生。人们看不出他是一名马上就要退休的老环卫。

他叫张小货,来自湖北省孝感农村。在武汉,他做了34年的环卫工,离退休时间不到十天了,他依然坚守在他的环卫工作岗位上,在忙碌中度过今年的“五一”劳动节。

他背着军用背包来汉打工运垃圾

1954年5月11日,张小货出生在湖北孝感农村。1972年11月,他穿上军装,奔赴湖北襄阳某部队服役,成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2月,张小货退伍回到家乡种田。

张小货家庭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在姐弟五人中,他最小。他说:“父母亲给我们姐弟们没有创造一点儿财富,也没有给我们分什么家产,我们都是白手起家,建立各自的家庭。”

作为最小的弟弟的他,没有指望父母,也不希望三个姐姐和哥哥的扶持,自己出来打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走出生活困境。1980年4月,他带着两个布袋子走出来,到武汉找工作。一个袋子是他在参军时部队给他发的草绿色挎包,包里装的是部队发的喝水和漱口的瓷缸和白色毛巾,一个是妈妈给他的一个用了好多年的黑色布包,包里装的是他在部队穿过的四件衣服。他背着军用背包,手里拎着两个布袋子,走出家门,来到武汉寻找生活出路。临行前,妈妈痛心地叮嘱他:“小货,你当过兵能吃苦,只怪我和你的爸爸无能为力,全靠你自己闯出一条很好的生活路子。”

张小货来到武汉市,人生地不熟,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怎么找事做?当他在大街小巷看到穿着橘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扫马路的时候,也想当一名环卫工。于是,他来到江岸区大智街环卫所报名了。

所长见他是一名退伍战士,又是党员,于是接受了他。他高兴得不得了。在所长的带领下,他把行李放进一间只有8个平方米的寝室里。寝室里住的是来自河南、湖北其他县市农村6名农民环卫工。

次日,他拿起扫帚,推着板车,在中山大道、江汉路、吉庆街周边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当上了一名“城市美容师”。对他来说,扫马路,运垃圾,在大都市当环卫工比在农村种田种地要舒服得多。他说:“农民在城里当环卫工,很光荣,这活儿我一定长期干下去。”他起早贪黑,把垃圾从居民楼道里掏出来,再装上大型垃圾清运车,迅速麻利,装一车垃圾只要40分钟,成为环卫所里的一名技术骨干,她只干一年多的环卫工作,就担任了班长。

妻子投靠丈夫来汉扫马路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1983年11月,年近30岁的张小货与老家农村妇女李平兰结为伉俪,夫妻俩过着牛郎织女搬的生活。翌年,儿子张登汉来到人世间,妻子在家既要带孩子又要种田,丈夫很难离开环卫岗位回家照顾孩子,也不能请假回家种田。

1985年春节一过,妻子带着儿子来到武汉,也在大智街当了一名环卫工。一家三口团聚,租住在一间只有13个平方米的私房里。在“城市美容师”的岗位上,夫妻俩比翼齐飞。

当时,张小货和妻子都是农村户口,按照当地政策可以生二胎。后来,女儿张纯出生了,一家四口每隔三年搬一次家,租住房子从十几个平方米到八、九个平方米。他说:女儿的出生,家庭人口增加了,而我们的家越搬越小。

张小货刚到武汉做环卫工时,月薪只有45元。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家里开销越来越大。为了养家糊口,张小货在生活上十分节俭,买菜时捡菜叶,很少买肉买鱼。下班后,他到几个菜场协助商场管理员打扫卫生,赚点小钱过生活。是组织上关爱他们这个四口之家,他们住下了环卫所买下来的一套使用面积只有59.4平方米的小平房。他和妻子不仅把两个孩子带大,还节省了十几万元钱,在他们工作的辖区内买了一套30多个平方米的二手房。在党和政府的关爱下,一家四口人的户口从孝感农村迁到了武汉市,成为地道的武汉市民。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张小货通过武汉市委党校函授学习,获得了经济管理专业大专毕业证书,被提拔为大智街环卫所副所长。他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农村到城市打工,从一名环卫临时工到一名事业单位的干部,一家人的户口全部进了武汉市,我们一家人都特别感谢党和政府,我即使要退休了,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儿媳妇也来做环卫

张小货出生在农村,性格内向,为人真诚,少言寡语,被同事们誉为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本分人。还是在大智街环卫所工作的时候,他不仅扫马路、运垃圾,还有一手疏捞的绝活儿。一个居民家的厨房、厕所下水道一堵塞,都会到环卫所找他。34年来,他每年为居民家疏捞下水道30多起,为居民解难。

2012年3月31日,江岸区环卫集团挂牌,张小货被调到岸二清公司当副经理,他的直接领导是军转干部张震雄。虽然他比张震雄大九岁,却支持“一号经理”的工作,没有一点老同志的架子。34年来,他在环卫所长、公司副经理的岗位上,配合四任一把手工作。张震雄说:老张和我搭班子两年以来,工作很努力,对我的工作很支持,眼看他就要退休了,我总是劝他不要太累,适当休息休息,而老张总是在家呆不住,每天都陪着我巡查路面卫生,指挥全体职工做好垃圾清运和路面保洁工作。

岸二清公司现有职工127人,负责14条道路44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每天清运垃圾90多吨。张小货住在离公司很近的居民区,他总是对讲机不离手,随时指挥班组长注意路面保洁。在白天巡查中,他亲自弯腰拾捡废弃物。

在他和妻子的影响下,儿子张登汉高中毕业后到上海武警部队服役,退伍回来打工两年后,来到江岸环卫集团直属三公司,现在是公司的副经理。张小货说:儿子和我平级呢,不过儿子是人事代理身份,工作还要继续努力。

家住青山的女孩张菲,叔叔在江岸环卫集团岸四青公司当领导。她来到汉口找到叔叔,要求当环卫工。张菲不仅当了环卫工,还走进张小货的家,成了张小货、李平兰的儿媳妇。

作为一对年轻的环卫夫妇张登汉和张菲,在一线工作中也很忙。退休在家的李平兰,每天在家带着两岁的孙子,比上班做环卫工作还累。在儿子和媳妇还没有下班回家的时候,张小货骑着电瓶车回家给一家人做晚饭。饭后,他又急急忙忙骑着电瓶车来到马路上巡查,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钟才回家。今年5月1日,既是劳动节,也是孙子的两岁生日,孙子只能由奶奶带着逛街了,老张和儿子、媳妇都要加班。张菲说:越是过节,我们环卫工人越忙,爹爹当了一辈子的环卫工,给我们年轻人做出了好样子,孩子有婆婆带,我们在工作中感到很幸福很快乐。

张小货从事环卫事业34年,没有回老家和姐姐、哥哥们在一起过上一个春节、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尤其是春节,都是侄子和外甥们来给他拜年。

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从四川、宜昌、九江开往武汉的旅游船,每天载着游客抵达武汉客运港,游客几天几夜在船上留下的生活垃圾经过电瓶车吊到码头后,由岸二清环卫工人从码头上代运到垃圾处理场。2日、3日上午,张小货带领十余名工人来到码头,用铁锹将船上的垃圾装上垃圾集装箱里,然后垃圾清运车赶到码头运到垃圾处理场,张小货每天组织环卫职工清运船上垃圾就达3吨多。

张小货在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30多个荣誉证书。从1983年开始,每年都拿回来“红本本”,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的荣誉应有尽有。2005年7月,他从湖北省建设厅领导手上接过25年环卫工作者荣誉证书。2002年10月,他被武汉市城管委评为“优秀城市美容师”。不仅如此,他还当选为江岸区第六、七、八届党代会党代表。1983年1月,他的党组织关系从孝感农村转到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街,他每月及时缴纳党费,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用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环卫事业中默默奉献。

他说:是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的荣誉,荣誉要归功于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归功于全体环卫工人对我的关心和支持。眼看就要退休了,我还舍不得离开我的岗位,如果组织上需要我再上岗,我一定继续努力,当一名热爱环卫事业、扮靓市容的志愿者……

\

\

\

\

\

\

图为张小货带头在武汉港23码头转运船上垃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