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网消息(通讯员 宋宏雷 顾丹)“这么搞得好呐,天天都‘油烟’模式?”、“你改或不改,油烟扰不扰民,百姓看在眼里;你信或不信,城管依法行政决心摆在这里”“元芳,街坊们被油烟搞得蛮心烦,都快炸靶了,你说么样办”?这些元芳体、网络流行通过生动的暴漫人物形象夹杂着汉腔,让人忍俊不禁,它可不是商家的创意广告,而是武汉城管“举牌执法”的升级版——“汉版暴漫执法公示”,同时也是武汉城管执法部门首次通过“执法公示”的方式将执法办案的每一个步骤向社会公开展示,为全国首创。
球场街新鸿基大厦居民王婆婆告诉记者,“油烟噪音扰民等问题让人很心烦,投诉到相关部门吧,到底解决了没有,他们也不清楚,只能不停的投诉,直到解决为止。现在这种方式蛮好,对城管执法的过程进行公示,公示牌通俗易懂,一看就晓得是要处罚滴。”
记者从“汉版暴漫执法公示”的创意单位——江岸区城管委了解到,随着夏季来临,油烟扰民趋势大有抬头之势。仅今年以来,江岸区受理的油烟扰民投诉就有300余件,而大多数油烟扰民投诉,通过执法队员宣传劝道,违章相对人都进行了相应整改,也得到投诉人的认可,但仍有部分违章商户以种种理由拖延整改,也不接受城管部门处罚,致使投诉人意见极大。对此,球场街执法中队在江岸区油烟噪音管理专业中队指导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结合以往“举牌卖萌执法”与执法公示的经验,将执法管理依据、过程、群众诉求以及违法后果以“汉味版暴漫”形式展现、公示出来,其目地是对违章相对人进行善意的提醒,便于市民监督城管执法工作,同时希望引起其他有类似违章行为的商户的警醒、重视与共鸣,尽早进行整改,从而主动或配合消除对周边群众的不良影响,降低自身可能会受到的经济损失。
“在这一执法管理方式探索中,除对执法过程进行公示外,江岸区城管部门还邀请司法部门作为第三方,请违章相对人到社区,由司法部门向其宣传法规,说明拒不整改接收处罚将承担的法律后果,以推动案件的及时解决,尽早消除对周边居民的身心损害”。球场街城管执法队员熊家庚说。
球场街司法所周所长介绍,这种执法公示方式简便易行,且较为直观,同时更有利于大众普法。以前普法是以大众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演变成现在针对不同个体进行普法。据江岸区城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推行执法公示制度的摸索,将城管执法工作执法管理方式从单一的强制管理,逐步转变为以公示、公开,吸引群众参与互动的双向或多项模式,真正让执法管理各个环节暴露于阳光之下,便于群众监督管理,让群众知道城管“为何管,依据什么管,应按什么程序管”,促进城管执法向“锁定证据、依法办案、依法诉讼”转变。同时教导、培养相对人的正确维权意识,让执法管理与违章相对人维权都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由于群众知道了城管 “为何管,依据什么管,应按什么程序管”,并积极参与、配合管理,为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出谋划策,城管队员也从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管理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使管理矛盾大为减低。
※依据《武汉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于油烟扰民的违章商户城管应依法进行责令限期整改,并可以依法给予处罚。对于拒不整改且不接受处罚的则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政诉讼法》等相关规定,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不申请复议(60日)和提起行政诉讼(90日)的,届时,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前,城管执法部门依法履行相应事先告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