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网消息(记者 申燕伟)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古称"房陵",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房县是全国著名的"木耳之乡"、 "黄酒之乡",却因为地处森山老森,还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虽然贫困,却保留着原始和自然,正值桃花盛开,油菜花飘香,同车的美女说,如果可以,她愿意在这里终老……
既然有了丰富物产,那房县便有脱困的条件和可能,他们只是还需要一些外来的帮助。3月30日,来自武汉的相关领导和三大商会有企业家共40余人成团,来到房县进行了一次产业扶贫投资考察活动。
他们是来自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商贸流通企业联合会、武汉名流执友会、精英名商会武汉分会企业家,省政协办公厅副巡视员陈晓燕,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李东明,省政协办公厅调研员(驻化龙堰镇高桥村工作队队长)陈燕平,武汉市工商联副主席、武汉市政协委员、湖北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叶天长等领导等。
为了这篇文章不那么枯燥,我就从美女、美食、美景说起……
29日下午出发,连续奔波6个小时,考察团来到房县驰安酒店。虽然房县政府安排了人员接待,但所有费用都由企业家们自费,决不给房县增加负担。
当然都是家常菜,但对于奔波了6、7小时的人们来说,无异于人间美味。当然,还有黄酒,黄酒和黄酒,喝起来美味、爽口,在不知不觉中会喝多了……
黄酒好喝,老少皆宜、男女通喝,以图片为证。美女说:我还要买一些,能快递到武汉不?
言归正传,除了吃喝,咱们的任务是考察。30日上午,投资考察团来到土城镇慧泉酒家,参观了房县洑汁酒的生产酿造过程,该酒家老板耿先生告诉记者,该村白茅佳酿黄酒洑汁专业合作社采用“统分经营”模式发展黄酒产业,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三碗不过岗”为龙头的黄酒一条街,吸纳了167户农户发展黄酒产业,黄酒年产600万斤,产值5000万元,目前已带动近百户农户脱贫。
据悉,房县土城镇是房县黄酒的核心产区,近年来,该镇积极响应房县县委县政府打造“百亿黄酒发酵产业”的号召,正着力将该镇黄酒民俗文化村打造成“中国黄酒小镇”。目前,黄酒民俗文化村主题工程建设已完成,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并将于9月份在该镇举办房县首届黄酒文化节。
随后,考察团一行来到北城生态工业园。据北城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张荣彩介绍,工业园于2013年开工建设,占地共22500亩,涉及精准扶贫、旅游、生物医药、交通、电商等,北城工业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容纳200家规模以上企业,吸纳产业工人10万人,年可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目前有三个重大产业项目已开工建设。
化龙堰镇高桥村是省政协对口扶贫村。目前,为贫困人口建造的新型社区已建造完成,15户贫困家庭已于今年春节前搬进新居。据该镇镇委书记介绍,该镇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扶贫工作正进入巩固阶段,到今年年底,剩余110余户脱贫家庭也将陆续搬入新型扶贫社区。
说起房县的黄酒,就不得不提太子贡黄酒,提起太子贡,就不得不提武汉人都熟知的“咕咚咕咚”黄酒。在考察湖北太子贡黄酒有限公司时,该公司董事长许辉介绍,太子贡黄酒有限公司占地约4.5万平方米。酒厂采用传统发酵工艺,特取房县优质地下矿泉水,全程无菌包装,拥有专业化灌装生产线,坚持生产具有房县本土特色的黄酒,年产黄酒3000吨。目前,该公司建成了框架式标准化园林式厂房近1万平方米、建成并装修的3300平方米黄酒博物馆、21层的科研大楼等基础建设,总投资已经过亿元人民币。
正在兴建的太子贡黄酒博物馆是黄酒城的主体建筑,也是整个黄酒城的核心和灵魂。博物馆由序厅、酒史厅、酒业厅、酒艺厅、酒俗厅、酒窖、广场等组成,一幅“房县黄酒演义图”,记录了从春秋到民国时期,上下几千年黄酒发展史上的30个故事。建成后的中国黄酒博物馆,将成为房县旅游的新景点、中国黄酒文化的一个新载体。
下午,投资考察团与房县政府举行了投资洽谈会,精英名商会武汉分会会长冯建刚、执行会长章志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商贸流通企业联合会执行会长汪如扁,武汉名流执友会会长杜明华、秘书长艾江涛等介绍了各自商会的发展情况,并号召会内企业积极与房县洽谈对接,把产业扶贫落到实处。
房县副县长丁选清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投资考察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尽管大雨不停,他却一路随行,向考察团介绍了房县的经济发展情况,并表示,房县将从税收、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向来房县投资的企业提供优惠,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更好的项目落地,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会上,还签订了太子贡黄酒意向投资协议,太子贡将与意向投资企业合力做强做大黄酒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