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新貌
江流贤胜,大成武昌。武昌区既是楚辞浪漫、黄鹤飘逸的千年古城、彪炳千秋的辛亥首义胜地,也是生态宜居、百业兴盛的现代之城,还是“首府”“首义”“首善”“首创”“首位”的“五首”之区。
刚刚过去的2017年,武昌区交上了发展、改革、党建、稳定四份漂亮的成绩单。这一年里,武昌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品质内涵日益彰显,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这一年里,武昌区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区和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奋斗目标,砥砺奋进,拼搏赶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继续保持中心城区前列。如今的武昌生机勃发,城区活力涌动,人民幸福指数日益攀升,新时代武昌城有新气象,新时代武昌人更有新作为。
2017年武昌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060亿元,突破千亿大关,稳居武汉中心城区前列,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强区第一方阵。同时致力打造亮点区块,推进滨水生态绿城示范区建设,推动“四水共治”工程,城区品质稳步提升。
“发展”这张成绩单,武昌区细化为创新驱动工程、投资拉动工程、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亮点区块建设工程、生态互动工程等五项实施方案予以保障。重质效、增活力,产业布局优化,总部经济持续拉动,金融板块迅速崛起,文创产业成效初显。狠抓生态环境治理,加强城市综合管理,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通过坚持激活经济内生力,创新驱动发展,招才引智吸引人才,精准服务企业;强化项目带动力,招大引强,促进重大项目引进和落地;增强产业聚集力,金融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据统计,2017年,武昌区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0亿元,增长8.5%;服务业产值910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17.1亿元,增长1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亿元,增长19%(同口径);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增长17%;预计招商引资总额686.4亿元,同比增幅51.3%;预计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完成681.7亿元,同比增幅10%。服务业产值占比大幅提升,武昌城从过去“武字头”集聚的工业中心蝶变为“金字头”扎堆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为强化城区功能、提升城区品质,武昌围绕打造滨水生态绿城示范区,系统推进“四水共治”,实施重点项目21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强化河流、湖泊巡查控管和保护治理。深入实施“拥抱蓝天行动”,严控工地、道路扬尘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实施“绿满武昌”工程。加快城市改造更新,保障市级重点工程,加大“三旧”改造、城市道路建设,城市环境持续改善。
相关阅读
建设“新金融特区” 招商项目落地见证武昌速度
“中部首家分行选在武汉,是因为我们被武昌区的执着和服务所打动,同时也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比涨埃话罨灰形浜悍中行谐だ羁』匾淞寺浠洳哪淹适?。在分行筹建期间,武昌区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全程帮助分行选址、筹备、注册等工作。
两个月前,台湾富邦华一银行武汉分行在武昌区正式开业,这是武昌地区的第3家台资银行,也是落户武汉的第10家外资银行。
2017年,武昌区服务业产值预计达91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85%。通过实施“新金融特区”计划,武昌区引进了富邦华一银行等省级以上金融机构18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去年底,包含襄阳大厦、天风大厦在内的金融主轴项目同时开工?;薪鹑诔侵心下?、中北路沿线的各类总部企业中,金融业占比近半,成为武汉建设中部金融中心的重要一极。
经济实力的提升得益于武昌区致力强化项目带动力,增强产业聚集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武昌建成了全市首家招商中心,聘请9名招商大使,举办大型招商推介活动21场,签约亿元以上投资项目41个,其中1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25个;引进神华集团、恒丰银行、史带财险、福中集团等500强企业分支机构9家、研发机构1家。狠抓项目谋划和落地,组织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项目173个,完成投资201亿元;加大项目攻坚力度,天风大厦、百胜·中南首府等20个项目实现开工,绿地中心、中勘大厦等56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汇通新长江中心、帝斯曼国际中心等9个项目基本建成。
去年全年,武昌区预计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86.4亿元,同比增幅51.3%,总量规模居全市中心城区第2。成立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书记、区长“双挂帅”,区级领导“一对一”联系和跟踪服务重点招商项目,推动落地,整合全区29个职能部门和单位力量,分类挂牌功能区招商部、主导产业招商部和招商综合服务部,建立产业招商工作网络,畅通项目服务一站式通道。如福中集团华中总部项目,从接触到签约落户仅用时15天时间,再次彰显武昌招商速度。
新增10.5万平方米双创空间
打造武汉双创载体 平台高地
“在武昌创业很幸运,我们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帮助和支持?!崩饩悼占湫畔⒓际跤邢薰敬匆低哦映稍蓖跹╂酶嫠呒钦撸堑拇匆迪钅恳丫勇浠洳墓壹斗趸魈狻俺龇酢?,团队看好武昌的发展环境和前景,同样选择在武昌落户。
2017年,武昌区成立区创新发展委员会,组建区招才局和科技成果转化局。以“中科武大·智谷”建设为核心任务,全力打造科教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引领区、创新创业示范区,营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双创生态氛围。
武昌区编制了“中科武大·智谷”建设方案,重点聚焦“北斗商用”“生命健康”和“科技金融”三个产业,打造集创业孵化、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八一路智慧创新产业带”和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东湖南路科教创新体验带”。计划与中科院共建智谷核心区——“小洪山科学城”,建设承载基础科研、研发孵化及科技展示、教育培训、技术服务及商务配套、生活居住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复合、生态共融、独具特色的科学城。
通过对接创孵平台机构和产业化项目,成功引进了一批国内知名创孵平台机构入驻。如“知卓资本”“氪空间”“太库武汉”等已在武昌设立众创空间。持续推进“V+大厦”建设,持续推进武昌区创新发展和人才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引入小样社区、黑马会、国科大双创中心等重量级资源平台,推动“VV+车联网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今年来,新增双创空间10.5万平方米。
武昌区有得天独厚的高校资源,该区积极推进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举行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比赛、大学生创业基地授牌仪式。2017年,为大学生提供租赁房900套、免费创业工位1000个,并在区政务中心设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服务专窗”。通过大力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打造武汉双创载体平台高地,激发经济内生力。
对接长江主轴规划 打造城市亮点区块
在武汉市提出结合江城特点以长江为城市主轴线的发展规划后,作为江南重镇的武昌区积极行动。以打造“长江主轴”为主要目标,持续推进滨江文化商务区建设,以武昌滨江总部经济功能发展硬核激发武汉经济升级的新动能,以武昌古城文化软核打造武汉人文魅力的新名片。
武昌区创新多部门联动开展规划设计,由武昌区政府、市规划局及规划咨询单位组建联合设计团队,加快推进滨江核心区规划编制工作。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武昌区积极推进武九铁路及战备码头外迁工作,打通滨江的分隔带,确保滨江核心区整体规划布局完整,使区域内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加强滨江核心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滨江商务区内微循环路网建设,加大垂江规划道路建设力度,配合推进和平大道南延线下穿工作,全力做好轨道交通建设辅助工作。武昌区还按照一流标准,统筹教育、医疗及水电等民生基础设施建设。
探索市区合作开发模式,积极探索与市级储备平台打包地块合作开发模式,实现市级储备和有关单位拥有的地块开发与滨江商务区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强化土地储备,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创造性开展项目策划,加快蛇山以北区域保护性建设,积极推进古城区域亮化提升,启动老旧街巷综合整治,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彰显古城魅力??沟檬で徘旯胖嵴翁嵘婊嘀乒ぷ?,打造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斗级营综合文化休闲体验区。
武昌区还围绕功能定位、发展规划和存量土地资源,强化招商、选商,梳理意向企业基本信息,根据企业能级、产业导入能力等建立企业响应等级机制,完善土地招商意向企业库,确定重点推进项目,与中民嘉业、福中集团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区域建设提档升级。
“四水共治”成效初见
“自打换了新水管,再不用晚上起来接水白天用了,水质也大大改善?!绷傅澜殖ず绻⒌木用窈克担?017年最有幸福感的一件事就是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长虹公寓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住着100多户居民。由于小区管网老化、水箱破损、渗漏,只要是3楼以上的居民,以往都需通过增压设备将自来水抽至楼栋水箱。一到白天的用水高峰期就水压不足,楼上的水只有毛线粗细,只有等晚上大部分人休息后接水供白天用。
2017年,武昌区投资3996万元完成了34个老旧社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共涉及6条街道,约5300户居民受益。老旧社区二次供水改造,施工容易,难在前期协调。低楼层住户用水正常,担忧新建泵房有噪音,积极性不高;高楼层住户有改造需求,又担心新铺设管网破坏装修,也有住户不愿意为屋内水管设施买单,改造项目常常遇阻。为打赢这场保供水攻坚战,武昌区成立由区长担任组长的区领导小组,街道、社区层层压实责任清单。武昌区水务局负责牵头落实,自来水公司提供技术支撑,街道社区负责居民沟通、泵房选址。同时,开通绿色通道,简化“保供水”项目审批程序。
“保供水”是武昌区深度推进“四水共治”工程的一个方面。去年,武昌区狠抓生态环境治理,围绕打造滨水生态绿城示范区,系统推进“四水共治”。成立区四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成立工作专班,投资37926万元推进21个重点项目。武青堤江滩公园启动建设,风华天城排水改造、平湖门泵站截污等项目完工,巡司河武昌段综合整治及筷子湖泵站、解放路排水主通道建设有序推进。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强化河流、湖泊巡查控管和?;ぶ卫?,完成紫阳湖、都司湖水生态修复,夹套河武昌区段、巡司河武昌区段,杨园临江明沟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武昌区狠抓生态环境治理,高水平推进环?;肺馈⒃傲致袒飨罟ぷ?,深入实施“拥抱蓝天行动”,严控工地、道路扬尘污染,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PM10、PM2.5同比下降7.9%和11.3%,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