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武汉谋篇布局打造世界“氢能之都”
2018-01-22 11:00:00 来源:荆楚网

本报讯(记者康鹏 通讯员张敏)1月19日,“武汉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建议总体方案院士专家咨询会”在武汉开发区召开。

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前,武汉正大力布局规划氢能产业,将以武汉开发区为核心,打造“氢能汽车之都”“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氢能燃料电池能量转化效率远高于内燃机,且无燃烧,不排放有害尾气。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世界能源格局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新型能源。

目前,一些先进国家已率先开始了燃料电池产业化。在过去30年时间内,日本先后投入上千亿日元,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的基础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近一两年,丰田、本田、奔驰、通用、现代、福特、宝马等国际车厂纷纷推出燃料电池汽车计划,推出并研发了多个车型。以汽车为代表,氢能商业化正在加快推进。

我国在氢能商业化进程起步略晚,但也已经成为国际最重要舞台。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武汉汽车工业基础雄厚,氢能产业链丰富。截至2018年初,已拥有雄韬股份、东风汽车、南京金龙、武汉理工新能源、武汉众宇、大洋电机等一批代表国内燃料电池技术先进水平的企业,氢能产业集群小气候形成。

在前不久举行的武汉市“两会”上,已有多位代表、委员呼吁,大力发展氢能汽车产业, 抢占未来制高点。

根据规划,武汉将逐步打造氢能汽车之都、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规划显示,2018-2020年,武汉将以武汉开发区为核心,打造“世界级氢能汽车之都”,在研发层面,实现制储氢、膜电极、电堆、系统集成与控制等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制储氢基础设施层面,研究适宜长距离、大规模氢的储运技术,形成制、储、运氢的示范化应用,并建设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园,建设5-20座加氢站,在轮船、无人机、分布式发电等方面形成小规模氢能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燃料电池公交车、通勤车、物流车等示范运行规模达到2000-3000辆。

到2025年,武汉将产生3-5家国际领先氢能企业,建成加氢站30-100座,形成相对完善的加氢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乘用车、公交、物流车及其他特种车辆总计1万-3万辆的运行体量,氢能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年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成为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武汉开发区主要负责人表示,能源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大战略问题,武汉开发区正在抢占下一代汽车、下一代能源的制高点,将先行先试,聚集更多氢能企业和专家,为武汉市打造世界级氢能汽车之都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承担国家战略,体现责任和担当。

化学能

氢能燃料电池发电原理

传统技术

热能

动能

氧气+

氢能燃料电池

电能

氧气

氢能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过程直接以电化学反应方式将氢气燃料和氧气(空气中)直接转化为电能的高效发电装置

小知识

什么是氢燃料电池

氢能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过程,直接以电化学反应方式,将氢气燃料和氧气(空气中)直接转化为电能的高效发电装置。

氢气的燃烧值高,反应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制备的原料也是水。

氢能燃料电池技术拥有诸多优势:能效转化率高、无污染、无机械震动、噪音低、能适应不同功率要求、可靠性高等。

■ 能效转化率高:氢能燃料电池能量转化效率可以达到60%以上,远高于内燃机25%~35%的能量转换效率。

■ 无污染:无燃烧,不排放有害尾气,只排放水。

■ 工作效率高,燃料来源广:未来可以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或者水、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再生能源制取氢燃料。

■ 燃料加注快:以汽车应用为例,普通的纯电动汽车充满电一般需要4-6 个小时,而燃料电池汽车燃料加注时间仅为几分钟。

■ 自重非常轻:不同于锂电池电动汽车通过数百公斤的电池组增大续驶里程,燃料电池汽车一次加注5~6公斤的氢气就可以跑上500 公里左右,比起纯电动汽车来说,氢燃料电池汽车更能胜任长途出行,而非城市短途。

氢能可用于哪些领域

轿车

数据中心

大巴

军用

(无人机)

家用

手机

工业机械

备用电源

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情况

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以及欧盟各国均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并制定了专门的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图,这些国家在氢气纯化、存储、运输技术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例如,日本东京为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实现建立“氢能社会示范区”的目标,除准备推广6000辆燃料电池乘用车外,还将逐步将东京的“都营巴士”替换为燃料电池客车。

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积极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截至2017年, 全球正在运营的加氢站达到274座,有106座位于欧洲,101座位于亚洲,64座位于北美,2座位于南美,1座位于澳大利亚。

国内氢能行业发展简况

在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已经在数个城市展开了示范性应用。我国在氢能商业化进程起步略晚,但已经成为国际最重要舞台。

武汉

截至2018年初,拥有雄韬股份、东风汽车、南京金龙、武汉理工新能源、武汉众宇、大洋电机等一批代表国内燃料电池技术先进水平的企业,氢能产业集群小气候形成。

上海

2017年9月发布文件,规划2020年实现5~10座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3000辆;2025年50座加氢站,燃料电池车3万辆;2030年实现产业年产值3000亿元。

张家口

2017年8月,亿华通中国首条自动化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大批量生产线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45亩。全部完工后,该基地燃料电池发动机年产能将可以达到一万台。

云浮

2016年10月,位于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云浮飞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投产,年产能5000辆氢能汽车;首批量产的28辆氢能城市公交车在佛山、云浮两市运行。

如皋

2016年8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的首个“氢经济示范城市”项目在江苏如皋已正式启动。目前已拥有百应能源、氢枫能源等10余家氢能企业且发展态势强劲。2017年目标实现销售50亿元,到2020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台州

2016年12月,台州氢能小镇项目位于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核心区,五年内总投资将达到160亿元,并培育一批氢能产业的龙头企业。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