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是你吗?中国“空巢青年”已超5800万 最常联系的人是快递小哥
2018-02-12 08:41:00 来源:荆楚网

关于空巢青年,知乎上有一条高赞描述,“留守儿童、空巢青年、空巢老人,可能是我这辈子要体验的三种状态”。独自生活并不必然等于孤独可悲,对更多的人来说,这只是一个阶段,一种状态…

据统计,中国的“空巢青年”已经超过5800万。

当“空巢青年”成为一种普遍关注的现象,好像我们身边总有人可以对号入座。有意思的是,在人们不断深入的认知过程中,空巢青年的贬义色彩正在淡化。是迫于无奈被贴标签,还是人各有志的主动作为?热词背后是截然不同的奋斗阶段与人生态度。

所谓空巢青年,舆论多指年龄介于20到30岁之间,背井离乡到城市打拼,工作资历不够丰富,并未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租房的单身年轻人。

有网友这样描述一个典型的空巢青年:“在大城市工作不久,住在月租三四千的一居室,唯一熟悉的室友是喂养的宠物,厨房有全套餐具但吃饭主要靠外卖,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

四川“空巢青年”调查:本科毕业生近七成,下班睡觉玩手机

近日,四川省青少年研究会公布了一项空巢青年调查。成都商报记者从调查报告中看到,在成都工作的“空巢青年”超全省一半。

从接受教育程度来看,拥有本科学历的“空巢青年”近七成,为69.2%。初中学历的占0.7%,高中学历2.1%,大专学历14.4%,硕士研究生学历13.0%,博士研究生学历0.7%。

调查显示,四川省空巢青年以租房为主,租房居住的占54.8%,住在宿舍的占25.3%。租房的费用则占了收入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接近了收入的一半。

调查显示,部分行业青年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不一致。而在休息时间安排上,“空巢青年”主要是睡觉、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看电影,部分还养宠物。

“空巢青年”普遍比较“宅”,不主动拓展交友圈。调查称,“空巢青年”的真正问题不是独居,而是缺乏社交活动。工作时间多,自己空间少??粘睬嗄昃游薅ㄋ蚓幼√跫患眩毡槿狈Ω星榧耐?。有些空巢青年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热衷表现,而实际生活中却有社交障碍。

探秘“空巢青年”生活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报道称,“一人家庭”与独居青年彻底改变了中国各经济领域的版图。

据全球市场调查机构欧睿的数据显示,中国20-39岁未婚的“一人家庭”,即所谓的“空巢青年”人口达5000万,与韩国整体人口数相当?!耙蝗思彝ァ笔谐≌诤扯魍?、旅行、家电、建设等中国的各经济领域,跃升成为全新的蓝海市场。

吸猫、云养猫

“今天你吸猫了吗?”“看猫片吗?”“我们是一定会有猫的”。

近两年,“吸猫”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线上“云养猫”也成为一个热词。

“云养猫”指的是自己不养猫,而在网上通过社交网站、论坛、App等观看猫图片、视频,来满足想要养猫的欲望。

早期的“云养猫”,起源于一些博主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猫咪的日常。

截至目前,@回忆专用小马甲 靠一只苏格兰折耳猫和一只萨摩耶达到近3000万粉丝。

2017年,除了线上视频、图片,有不少线上养猫的App陆续上线。其中一款虚拟养猫游戏,销售总额已达790万美元,总共卖出了7万多只虚拟猫。

据多家宠物机构联合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600万宠物主中,80后、90后占据了将近73%的比例,70%为女性。而在其他国家,比如日本,空巢老人才是养宠物最多的群体。

养猫、养蛙、养老公……放置类游戏爆红

前不久,《旅行青蛙》爆火,这只沉默寡言、热爱旅行的青蛙成了朋友圈的新宠。

此前,另一款放置类游戏《猫咪后院》也曾走红网络。

饿了要加饭、无聊了要赶紧递上玩具,放置类游戏的玩家们操着养儿子的心,对待这一群青蛙和猫咪。不需要大把的时间,却凭借情感牵挂将玩家的心牢牢拴住。

95后更爱一个人吃火锅…

此前坊间热传的“国际孤独等级表”中,“一个人吃火锅”被排在第五级,不少人大呼“受不了”……

而如今,这看似孤独的状态正被新生代的消费者过出了新滋味,一种“单人的自我乐活模式”及其带来的全新生活方式正式开启。

CBNData《报告》显示,

基于口碑数据,各年龄段单人用餐的消费笔数占比均呈现上升趋势,95后更为明显。

媒体评:无需用“空巢”来同情享受自由的青年

中国青年报曾刊登文章《请不要用“空巢”来同情享受自由的青年》。

文中称,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在独处时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和生活的乐趣。所以,“空巢青年”不过是外界或者真正的孤独者的顾影自怜,而真正勇于选择独居、保持单身的人,其实并不在乎这一称号,因为在他们看来,“空巢”时期才是提升自己、享受生活的最佳时期,尤其是90后的“空巢青年”,其实真的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能时时刻刻都与他人捆绑在一起,当没有人陪伴的时候,我们更要学会与自己好好相处,学会与孤单和解。

长江日报发表的文章《不要用伪概念渲染悲情》则表达了另一种看法。

文中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存在反映出农村、边远地区家庭结构出现了各种问题。而作为青年,在这片土地上就业、生活,有梦想绽放光芒的时刻,也有人生不如意的时刻,正常到不能再正常,实在不需要类似“空巢青年”这种悲情的伪概念渲染。

中枪!网友:原来自己还有5000多万伙伴…

有人觉得很孤独。

但也有人很享受单身生活,觉得一个人也挺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