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晚,执法人员在江岸区一工地巡查时,提醒施工人员注意降噪 记者刘斌 摄
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张国新
3日,全市80个工地因居民投诉夜间施工噪音扰民上了“停工名单”。3日晚至4日凌晨,长江日报记者随同武汉市建筑施工噪声整治专班前往多个工地夜查,发现80个工地在22时至次日6时已全部停工。
被投诉105次的工地夜间已停工
3日晚10时,执法人员来到台北二路与云林街交会处。这里的鲩子湖K7项目工地是近期被市民投诉最多的工地,3月21日以来总共被投诉105次。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一片漆黑。进入工地大门,只有几台机械设备静静地停在那里,未见工人身影,工地已停工。
执法人员介绍,这个工地四周都是居民小区,晚上只要发出一点施工噪声,就会影响居民休息。路过的居民李先生说:“这个工地离我家只隔一条马路,太近了。希望工地尽量在白天施工,晚上大家需要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p>
根据规定,对于城管热线12319、市长专线12345、“城市留言板”等渠道接到的工地噪声投诉,执法人员会进行现场勘验;如果情况属实,且工地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就会禁止该工地夜间施工。同时,还会在次日的“建筑施工工地停止夜间作业通告”中公布并曝光。这份“停工名单”每天都会更新。记者看到,3日的“停工名单”上共有80个工地。
夜间可施工的还需及时公告居民
3日晚,除了检查80个工地是否停工外,执法人员还对当晚新接到的市民投诉即刻展开现场调查。
当晚10时35分,执法人员接到市民投诉,称解放大道和新马路交会处有工地施工噪声特别大。执法人员立刻驱车前往,发现此处是融科天城写字楼五期项目工地,正在进行混凝土浇捣,门口的水泥罐车发出阵阵轰鸣声。
检查发现,该工地办理了夜间施工许可证。记者看到审批表上注明:混凝土浇捣量1300立方米,施工时间从4月2日22时至4月5日6时。
环保部门执法人员介绍,混凝土浇捣必须连续作业,因此施工单位办理了夜间施工许可证。
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副大队长许金海提醒工地施工人员,即使办理了夜间施工许可证,仍要及时向周围居民做好解释工作,做好降噪措施,严禁捶打、敲击和锯割等易产生高噪声的施工作业行为。
一熊姓施工人员当即表态:立即在公告栏里张贴许可证,同时采取降噪措施,比如浇捣混凝土时,水泥泵尽量不碰到结构,也禁止泵车和罐车鸣笛。
工地噪声扰民最高???0万元
记者随后跟随执法人员又前往多个上了“停工名单”的工地,均未发现“顶风作案”。
4日凌晨3时左右,多名执法人员再次出动,杀了个“回马枪”,未发现工地违规“反弹”。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严格控制工地噪声污染,投诉处置率100%”列为十件实事之一。3月21日,市城管委召开全市整治建筑工地噪声动员部署会,出台“最严整治工地噪声措施”,最高可罚款10万元。据悉,全市整治施工噪声污染分3个阶段进行,4月至7月为集中整治阶段。
3日夜查行动由市城管委、城建委、环保局联合执法,是3月21日动员部署会后的首次多部门执法。市民如果发现有工地夜间噪声扰民,可拨打城管热线12319、市长专线12345或通过“城市留言板”投诉。
相关阅读:未经审批工地夜间一律禁止施工违规一起处罚一起
长江日报讯(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张国新)长江日报记者4日从市城管委整治施工噪声污染工作调度会上获悉,对于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噪声污染,采取“零容忍”态度。5日起,未经审批许可的工地,夜间一律禁止施工;一旦违规,发现一起、处罚一起。
城管部门介绍,目前全市建筑工地939家,其中181家因夜间(22时至次日6时)施工产生噪声被投诉。全市受理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投诉4001起,共下达《温馨提示单》《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违法通知书》1929件;当场实施制止、改正和督促采取降噪措施等行为2878起,投诉处置率100%。3月份共办结案件25起,???8万元。
会上,市整治工地噪声污染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法加大处罚力度。5日起,凡是未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的工地,夜间一律停工;对于违规施工的,必须依法予以处罚。同时,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的工地,必须张贴公告,主动让周围居民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