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初中生200块钱可以约,51品茶最新,51茶楼最新版本

50余尾二代中华鲟放流长江 3年未见中华鲟自然产卵
2018-04-22 08:12:00 来源:荆楚网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中华鲟放流现场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墨 通讯员卜昭俊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

它们生在长江,长在大海,无论游多远,总会遵循着古老的基因溯江而上数千里,回到长江中上游完成种群的延续——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长江中华鲟,近年来命运堪忧。

昨日是第三个“世界鱼类洄游日”,汉口江滩渔政码头,众人将50余尾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放流长江,以此呼吁全社会?;ふ庖怀そ旖⑽镏?。

50余尾子二代中华鲟放流长江

为了见到真正的中华鲟,昨日,光谷国际外国语学校一年级学生高艺萌和妈妈起大早来到汉口江滩。

上午9时许,这个主题为“世界鱼类洄游日——保护生命之河长江”的放流活动,在武汉渔政的趸船上举行。50余尾来自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州基地的中华鲟,顺着放流水槽,欢快地游进长江。

这些中华鲟是人工繁育的子二代,年龄1岁半,体内都打入了追踪芯片。

活动由中华鲟保护救助联盟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主办。数十名儿童和家长参观了中华鲟标本,并参与给洄游鱼类卡片填色等互动?!爸谢嗟某そ?,也是我们的母亲河。给孩子留再多的财富,也不如教会他们珍惜环境,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市民王欢说。

三年未见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

活动现场,来自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水生生物研究专家,还分享了长江大保护的前沿科研报告。

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洄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搏击,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葛洲坝修建后,坝下成为目前已知唯一的中华鲟自然产卵场。

农业部调查数据显示,长江中华鲟繁殖群体规模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1万余尾,降至目前的不足100尾。“长江中华鲟已三年未监测到自然产卵,生存状况令人担忧?!敝泄蒲а芯吭撼そ芯克芯吭蔽F鹞敖樯堋?/p>

宜昌中华鲟?;で型壹?/p>

全国水生野生动物?;し只峄岢だ钛辶了?,洄游鱼类在维持和指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洄游鱼类的通道面临着来自水坝、堤堰、水闸等水利设施的威胁,需要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

2015年,农业部颁布了《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人工增殖放流也使中华鲟的种群数量有所增长,为中华鲟的有效?;ぷ龀隽酥卮蠊毕?。

李彦亮还透露,为更好地保护长江旗舰物种中华鲟,相关部门正积极推动中华鲟保护区升级。位于上游宜昌及上海长江口的两个中华鲟保护区,有望在今年内由省级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で?。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曹文宣,昨日也来到现场。提及他一直呼吁的“长江流域全面禁捕十年”,曹院士充满信心。根据目前的计划,预计2022年长江将全流域全面禁捕,自然?;で谰媒?,其他水域10年禁捕,这也有利于中华鲟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