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
故名湖北,简称“鄂”,
全省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
包括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含3个省直管市)、
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隶属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巫峡出口
大巴山东、长江三峡中段
县境狭长
东西宽(最窄处)10.3千米
南北长(水平距)达 135千米
是湖北省“最长”的县
巴东县境,西周属夔子国(故城在今秭归县)地,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地,秦、汉时属巫县地。
东汉初平六年(195年),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东部置固陵郡,郡治鱼复县(今重庆奉节);建安六年(201年),固陵郡更名巴东郡,县境属巴东郡辖地。
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年),分秭归县置归乡县;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归乡县改名乐乡县;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乐乡县更名为巴东县,一直沿用至今。
巴东县名来源:因在古巴东郡之东而得名(一说位于巴山之东,故名)。
唐朝时,巴东县隶属于山南东道归州, 宋、元因之。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巴东县改隶夷陵州,隆庆四年(1570 年)还属归州。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隶宜昌府。
民国时期,巴东县先后隶属于荆南道、荆宜道、第十行政督察区。
建国后,巴东县先后隶属于恩施专区、恩施地区、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改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目前,巴东县总面积3354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2个乡、1个开发区,总人口50万人(2012年末),是革命老区县和三峡工程重点移民搬迁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巴东县,
不仅风景优美,
它还有多项“国字号”称号 ,
真是令人感到骄傲!
经过6年的努力,就在2017年,巴东县成功获得“国家园林县城” 称号,这将成为打造宜居宜业新县城和吸引客商投资兴业的一张魅力名片。同年,它还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 的荣誉称号。
名声响当当的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で?,在2016年5月10日正式成为18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员。
同时,巴东的“中华诗词之县”、“中国楹联文化之县” 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