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汤炜玮
圆脸、大眼睛、披肩长发,笑起来眼睛弯弯嘴角弯弯;身高175厘米、大嗓门、走路带风,做起事来风风火火。5月1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武汉市江汉区汉兴街司法所见到胡丽娅所长。
汉兴街地处城乡接合部,占江汉区辖区三分之一的面积,新老社区混合,人员情况复杂。全区每年四分之一的案件在汉兴街司法所解决,矛盾纠纷调处却保持成功率100%,履行率100%。
耐心为农民工讨薪
2016年2月6日(腊月廿八)的晚上11点,已经睡下的胡丽娅接到街道综治办打来的电话:“几十名农民工聚集在某售楼部讨薪,情绪激动,你们快派人过来!”胡丽娅和汉兴派出所、区劳动检查大队迅速到现场处置。
到达现场,胡丽娅发现,售楼部在一个狭小的院子里,院里二楼是简易木板搭起的项目方办公室?!安荒苋门┟窆こ宓浇稚先?,以免事态扩大,也不能让农民工冲上二楼,以免造成踩踏险情?!焙鲦づ?,“首要任务是把大家‘吸’在院子里?!?/p>
胡丽娅扯开嗓门:“我们是代表政府来帮助你们的,钱的事情我们一定帮你们解决?!迸┟窆ぶ鸾ゾ奂?。
此时,律师一方面安抚农民工,一方面与项目方沟通,经过6个小时的谈判,终于达成协议:总包方向劳务公司支付70万元工程款,项目经理为包工头担保借款70万元,总金额140万元用于发放农民工工资。
然而,随着约定发工资的时间到来,欠薪的包工头却不见踪影,农民工与项目方剑拔弩张。危急关头,胡丽娅站到楼梯口以身挡道:“谁也不许上楼闹事,否则出了问题你们不但拿不到钱还要承担法律责任?!蔽榷ㄅ┟窆で樾鞯耐保鲦吐墒Ω辖舳喾搅?,终于在40分钟后找到包工头。
为避免后患,胡丽娅带领律师团队现场拟定协议书,并按照农民工名册依次发钱,89位农民工被欠薪水于腊月廿九下午5点之前全部发放到位。
柔情解开校园纠纷
1月11日,汉兴辖区某小学内,学生A与B在课间因意外发生碰撞,A将B撞伤,A方支付了B治疗费用。但双方家长因此产生了矛盾并争执数月,B方家长一纸诉状将A方起诉至人民法院,还请求法院判赔人身损害精神损失人民币2万元。
4月2日,A方家长通过该小学校园法务室工作人员的指引,到汉兴街人民调解委员会请求帮助。在了解纠纷及双方的情况后,胡丽娅分别告知了双方调解原则,需要双方自愿,且法院介入的纠纷人民调解不能再介入?!熬婪壮て谙氯ブ换峄垢睿院⒆拥慕】党沙ひ膊焕焙鲦啻握褺方沟通,B方经过考虑后决定经人民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并向法院申请撤诉。
在拿到法院撤诉裁定书,双方自愿申请调解的前提下,胡丽娅率调委会组织法务室律师,调解室、调委会工作人员进行调解,4月19日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A方自愿转班,B方放弃要求A方赔偿2万元的要求。
贴心搭建社矫人员就业平台
去年5月,我省首个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双功能的就业服务基地,在武汉市江汉区揭牌。该基地主要为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其他社区居民提供公益劳动场所和就业安置。
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社区矫正,每月必须完成不少于8小时的公益服务。但执行中存在诸多现实问题:有工作的要在上班时间请假、社区居委会等接收组织也压力很大。
为此,胡丽娅争取到了武汉市民政局、江汉区司法局、武汉市新航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及一家广告包装公司支持,建立起武汉市新起航就业安置基地。
在基地,社区矫正人员集中做工,并可选择晚上、周末。社区矫正人员所得报酬可自愿捐赠给基金会,用于帮助部分生活困难、重病伤残、无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
截至目前,共有2286人次参加该基地的公益劳动,共计7700小时,向慈善总会捐款人民币10843.82元,安排了2名社区服刑人员在基地就业,安排1名刑释回归人员在基地就业。